写作经验琐谈
作文,实在苦得很,就因为那是硬写。那时候老师出的题目就很难写,例如“富国强兵论”,这里边又有政治,又有经济,又有军事,不但我写不出,在座的恐怕也没有几个人能写得完全。可是老师就给我们出这样的题,那才叫硬写呢。
不过这种题目也有好写的时候,反正不但你不懂,老师自己也不懂,那你就写呗。写的人不会调查,又不会研究,出题的人也没有调查,也没有研究。他要有调查研究,就不会出这个题目了。现在我们要是脑子里没有什么东西就别硬写。自己别给自己吃这种苦头。
句,段删去,毫不可惜。宁可将可作小说的材料缩成速写,决不将速写材料拉成小说。”
孔夫子提倡“再思”,韩愈也说“行成于思”,那是古代的事情。现在的事情,问题很复杂,有些事情甚至想三四回还不够。鲁迅说“至少看两遍”,至多呢?他没有说,我看重要的文章不妨看它十多遍,认真地加以删改,然后发表。文章是客观事物的反映,而事物是曲折复杂的,必须反复研究,才能反映恰当;在这里粗心大意,就是不懂得做文章的起码知识。
写出来的文章,不但要反复地看,要多看几遍,还要反复地读。我刚才说过:“会讲的不如会听的”,“会写的不如会看的”,你写得好不好,读者一看就看出来了,一听就听出来了。
所以你写好了以后,顶好读一读,看看有没有人家听不懂的地方,有没有拗口或不顺的地方。
类。”
这就是说,你用的形容词,你懂,别人不懂,就失掉了写文章的意义。文章是写给别人看的,不是“结绳记事”。结绳记事是自己结个疙瘩自己记住,别人晓不晓得没有关系,写文章就不行了,你生造形容词别人看不懂,等于不写。而且你白费工夫写,人家还得白费工夫猜。
句法有长到四五十个字一句的,其中堆满了“谁也不懂的形容词之类”。许多口口声声拥护鲁迅的人们,却正是违背鲁迅的啊!
我念的这两段是关于学习语言的。《反对党八股》这篇文章我希望你们都常常学,细细看。
有话即长,无话即短,我打算讲的就是这些。一九六五年(本篇收入《语文学习讲座丛书》第二辑,商务印书馆1980年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