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
住没说下去。
散会了,张良与陈平缓步穿过荥阳街市。荥阳已经被刘邦变成了一座大兵营,到处可见汉军。但老百姓的日子照样在过,做买卖的也还不少。张良感慨:“原来汉王对韩信也不像他说的那样放心。不然,何以刻意将李左车调开?”陈平笑笑:“君王嘛!总是这样。再开明的君王,对他最倚重的将军也总是放手而不放心。这便是帝王的御人之术。别看你张子房是帝王师,这点,还没我看得透。”张良微笑点头。
张良率人飞驰至赵国,将赵王印信郑重地双手奉给张耳。张耳满面笑容地接了过来,“谢汉王授命。张耳一定不负所托,治理好赵民,永为大汉盟友!”韩信见汉王授予张耳印信,也非常高兴,询问张良:“韩某出于不得已,先立赵王而后奏,大王不怪罪吧?”张良微笑:“大将军说哪里话!在您出发之前,汉王不是已经当面授意,旧赵若灭,可立张耳为新赵王,您哪里有越权之嫌呢?”韩信愣了一下,顿时明白:“噢!是是!是我多虑了!”张耳有些不安起来:“哦,是这样啊!大将军何不早说,害得我提心吊胆!”
李左车敏锐感觉到张耳的忐忑,心想:这个老滑头肯定是做了毁誉韩信之事,但汉王故意遮掩僭越之事又有何意图呢,为稳住韩信、为释疑张耳,还是果真大度?
张良笑笑,对韩信道:“大将军移师修武的计划,也蒙汉王批准了。就请照计划行动吧。还有一些事咱们私下细谈。”张耳连忙起身告辞,李左车也要离开,被韩信拦住,张良也示意其留下。张良看着韩信和李左车:“汉王听说大将军要去修武整军备战,要我传令,调大将军手下的两万人随我一起回荥阳!相应粮草,也一起带回!”
韩信吓一跳:“两万人?那,燕国和齐国还打不打了?”“原计划不变。大王说,依大将军之才干,重新再训练出两万精兵,料无困难。”张良道。韩信沉吟了一下。李左车连忙说:“只要汉王不限时间,招募和训练两万人还是办得到的。听说荥阳粮道被断,项羽围城甚急,大将军不如就答应了吧?”
韩信想想,身边有李左车,他最善征兵调粮,两万兵也不是非常困难,于是点头应允:“好在有老师相助,我可以把人马和粮草交你带回,不过,再招两万兵并训练出来,也十分艰难,这一点,还望子房先生回去之后,多多向大王解释。”张良实在不愿将汉王对李左车的安排实言相告,但事已至此,并无他法,“那个,左车先生就不能跟你同去修武了,汉王已经任命他为赵国的国相。他应该留在这里,协助赵王治理好国家。”韩信和李左车都一怔。
韩信很气愤:“什么?让老师当赵国的国相?那我怎么办?谁人来协助我呢?不行!大王必须收回成命!要调我的兵,我可以给。可是,老师我不能给!我必须带走!不然,修武我也不去了!他要的兵马,我一个都不放!”李左车见韩信态度强硬,心知这样做对韩信百弊而无一利,于是接口道:“大将军!王命是不能随意违抗的!”他转而面对张良:“子房先生!请向汉王复命,在下完全赞同并接受他的安排,一定全力协助赵王,治国安民,作大汉之后盾!”自己百般争取,李左车居然自己同意了?韩信简直不敢相信,他正要发作,李左车向他瞥来一个别有深意的眼神,他会意地重新坐回席上。
夜风清冷,韩信在自己的大帐为张良置酒,这是只有两个人的酒席。上一次两人对坐而谈刘邦才入关中,如今韩信已经是名满天下的汉之大将军。韩信举酒,问道:“子房先生,望实言相告,大王此举,到底是何用意?是对我不放心呢,还是对我擅立赵王的惩罚和报复?”
张良一方面很同情韩信,另一方面又不得不为刘邦代言,他解劝着:“大将军!如果大王真的不信任、不放心你,他就不会确认你对赵王的拥立,更不会命我在张耳面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