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反也是个技术活
位幕僚一致认为:“幽州军队穷凶极恶,所到之处白骨盈野,虽说是前任大帅背信所致,可百姓有何罪错,要遭此浩劫?朱滔目前的兵力虽然强大,但他不行仁义,亡可立待。何况恒冀和昭义正准备对他发动攻击,大帅完全没必要屈居其下,跟着他反叛朝廷。而今之计,应该立即遣使入朝,上表归顺。天子正流亡在外,听说魏博诚心归顺,一定倍感欣慰。相信用不了几天,大帅的官爵定会到手。”
田绪笑了,遂依计而行,遣使入朝。
李怀光虽然扯起了反旗,但他的境况实际上并不舒心,甚至可以说相当窘迫。
原因很简单——他的造反不得人心。
从下面这一连串事件中,我们不难窥见李怀光的窘迫。
首先,发兵吞并李、杨二部的同时,李怀光就企图策动两名朔方旧部在奉天城中发动兵变,一举诛杀德宗。这两个旧部,一个叫韩游环(时任邠宁兵马使),一个叫赵升鸾,当时都在奉天护驾。假如他们真的和李怀光同时发难,德宗必定在劫难逃。所幸,这两个人都心向李唐。接到李怀光的密信后,韩游环就主动向德宗呈上密奏,揭露了李怀光的阴谋;而赵升鸾也同样向奉天的最高军事长官(行在都知兵马使)浑瑊作了禀报,以致李怀光的如意算盘彻底落空。
其后,当德宗车驾仓促逃离奉天时,李怀光又派孟保、惠静寿、孙福达三个将领率精锐骑兵去追杀天子。可三人奉命出发后,却故意在途中逗留延宕,放走了德宗。虽然他们回来后立刻被李怀光解职,但他们都认为自己做了一件正确的事,所以无怨无悔。
接下来,李怀光想发兵攻打李晟,可一连下达了三次动员令,将士们都拒不从命。他们说:“如果是打朱泚,我们一定效死;要是想谋反,我们宁死不从!”
除了部众和李怀光离心离德之外,朱泚和他的关系也在迅速恶化。
李怀光反叛之前,兵多将广,势力强盛,朱泚对他非常恭敬,不仅致函尊其为兄长,还相约与他在关中称帝,愿为兄弟之国。但是当李怀光起兵后,朱泚却发现李怀光很快失去了部众的拥戴,于是朱泚便又端出一副傲慢的面孔,赐给李怀光“诏书”,以臣节相待,并打算征调他的部队。李怀光勃然大怒,但又无可奈何。因为他现在既担心麾下的部众哗变,又担心李晟会从背后攻击他,所以根本不敢和朱泚兵戎相见。
兴元元年春天,关中的形势显得微妙而复杂:李怀光、李晟、朱泚三方既相互敌对,又相互制约,谁也不敢率先动手;每一方都怕被第三方抄了后路,所以都想等另外两方开打,然后坐收渔翁之利。
三方的心态都一样,没有人敢轻举妄动,其结果就形成了对峙僵持的局面。
最后,李怀光终于打破了僵局。
不过,他并不是出兵去打谁,而是三十六计走为上策——跑了!
李怀光不跑不行。
因为三方之中,他的处境是最尴尬、最不妙的。
人家朱泚戴着“汉元天皇”的冕旒,坐拥帝京,有钱有粮,耗到猴年马月都没问题;而李晟已经取代李怀光,成了大唐军界的一号人物,上有天子宠信,下有部众拥戴,只要秣马厉兵、静观待变,其他的事一点也不用操心。
唯独他李怀光,枯守一座咸阳孤城,内有兵变之虞,外有强敌窥伺,既无外援支持,又无后勤补给,有什么理由跟别人耗下去?
这一年三月初,李怀光命部众烧毁营房,然后纵兵大掠泾原十二县,把这一带掳掠得鸡犬不留,最后率部撤出了关中。
此时此刻,除了撤回自己的老巢河中府,李怀光已经没有别的地方可去了。
然而,即便李怀光主动放弃了对关中的争夺,这条回家的路对他来讲还是很不平坦。
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