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真是一支可怕的军队!
朝进犯我国,新罗乘机在背后插了一刀,侵占我国五百里的土地,在没有夺回这些土地之前,战争恐怕不会结束。”
相里玄奖针锋相对地说:“那都是陈年老账了,何苦锱铢必较?如果一定要计较,那辽东之地当年也是中国的郡县,如今中国尚且不计较,高丽又何必一定要追回旧地呢?”
然而,渊盖苏文一个字也听不进去,仍旧坚持强硬态度。
二月,相里玄奖黯然回国,唐朝的外交斡旋宣告失败。
李世民勃然大怒:“渊盖苏文弑君篡权、逆天虐民,今又违我诏命、侵暴邻国,不可不讨伐!”
随后,太宗李世民作出了一个让满朝文武大为惊愕的决定——
他要御驾亲征,讨平高丽!
禇遂良第一个站出来劝谏,他说:“高丽罪大,诚当致讨,但命二三猛将率四五万众,仗陛下威名,取之易如反掌,实在没必要亲自出马。何况太子新立、年纪尚幼,天子更不宜御驾亲征。”
与此同时,群臣也纷纷劝谏。
但是,李世民决心已定,谁劝都没有用。
他即刻下令进行战争准备:一边命将作大匠阎立德在南方督造四百艘战船,用于装载军粮;一边又命营州(今辽宁朝阳市)都督张俭率本部兵马,征调契丹、靺鞨等部落兵力突入辽东,对高丽进行试探性进攻;同时又命太常卿韦挺等人负责将河北、河南诸州的粮草调往前线。
贞观十八年十一月,李世民任命张亮为平壤道行军大总管,率战船五百艘、海军四万三千人,从莱州(今山东莱州市)军港起航,横渡渤海直趋辽东半岛;任命李世勣为辽东道行军大总管,李道宗为副大总管,率领步兵、骑兵共计六万人,从陆路进击辽东。
李世民满怀必胜的信心,临行前专门下诏告谕天下,无比豪迈地宣告了唐帝国必将赢得这场战争的五大理由——以大击小;以顺讨逆;以治乘乱;以逸敌劳;以悦当怨!
他坚信,隋帝国倾尽国力、四度远征而未竟的事功必将在他的手中完成!(卷一九七:“上谓侍臣曰:‘辽东本中国之地,隋氏四出师而不能得;朕今东征,欲为中国报子弟之仇、高丽雪君父之耻耳!’”)
君临天下十八年来,这是李世民第一次穿上戎装,走向战场。
奔驰在壮阔而苍凉的冬日原野上,青年时代那一腔跃马横刀、叱咤疆场的豪情再度激荡在他的胸中。
此刻的唐太宗李世民跟当年的隋炀帝杨广一样,丝毫不把蕞尔小国高丽放在眼里。
这是与杨广如出一辙的自信。
没有人知道这份自信会换来怎样的结果。
贞观十九年(公元645年)春,李世民命房玄龄留守长安,命萧瑀留守洛阳,命太子李治监国,坐镇定州(今河北定州市),同时命高士廉、刘洎、马周等人驻定州辅佐太子。
安排好这一切后,李世民随即亲率六军北上,浩浩荡荡地开赴辽东战场。随行的大臣有长孙无忌、岑文本、杨师道等人。
三月,李世勣的前锋大军从边境重镇柳城(营州治所,今辽宁朝阳市)出击,拉开了辽东之战的序幕。
为了出其不意、攻其不备,李世勣采用了疑兵之计,派出部分兵力直趋辽河东岸的怀远镇(今辽宁辽中县),并且虚张声势,给高丽守军造成唐军主力要从这里突破的假象。就在高丽军队纷纷向此集结,在这一线严阵以待的时候,李世勣主力却悄悄掉头北上,于四月初突然从通定镇(今辽宁新民市东)渡过辽河,兵锋直指玄菟(今辽宁沈阳市)。
高丽的防御重点在正西,此刻唐军主力突然从正北方向杀出,真是大大出乎他们的意料。
高丽举国震骇,辽东境内的所有城池全部闭门自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