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刘武周的败亡
的城池全部沦陷,只有浩州行军总管樊伯通、张德政仍然坚守西河(浩州州府,即今山西汾阳市)孤城和这座张难堡。当李世民率部来到堡前,摘下头盔时,在绝境中坚守了半年的浩州将士认出了李世民,顿时喜极而泣。大家只顾着欢呼庆贺,都没有意识到李世民和他的部众们早已饥肠辘辘。李世民的左右悄声提醒樊伯通——秦王还没有吃饭,樊伯通这才忙不迭地命人呈上浊酒和糙米饭。

    尉迟敬德和寻相虽然带着残部守在介休,但是连日来的数十场败仗已经让定杨军的士气近乎瓦解。

    人心散了,队伍不好带了。尉迟敬德比谁都更清楚这一点。所以当李世民随后派遣宇文士及前来劝降时,尉迟敬德没有过多犹豫就开门投降了。

    又一员猛将投到了帐下,李世民大喜过望,随即任命尉迟敬德为右一府统军,让他和寻相仍然率领他们的旧部八千人。兵部尚书屈突通劝李世民要提防他们叛变,可李世民却不以为意,一笑了之。

    在李世民南征北战、扫荡群雄的整个武德年间,四方豪杰就这么一个个走到了他的麾下,从你死我亡的对手变成了死心塌地的亲信。这里有一个问题值得我们思考:到底是什么东西把他们吸引到了李世民身边,并让他们从此变得坚贞不渝,不再选择离开和背叛呢?

    是李世民卓越的军事才能,还是他强大的个人魅力?或者是他大唐二皇子的身份和地位?

    这些固然是重要的,但肯定都不是最重要的。

    最重要的一点是李世民给予他们一视同仁、毫无保留的信任。

    这些英雄豪杰都不是第一天出来打天下的,他们也跟随过各种各样的老大,所以他们凭直觉就能断定,什么样的信任是作秀和有保留的,什么样的信任是真诚和无保留的。在李世民身上,他们体验到的无疑是后者。李世民对他们毫无保留的信任让他们体验到了一种弥足珍贵的安全感。

    对李世民来说,毫无保留地信任部属肯定是需要承担风险的,但是,有所保留地信任,或者说对部属时时警惕、处处提防,就能有效地规避风险吗?

    未必,因为乱世之中的风险无处不在,令人防不胜防。既然如此,那么互相提防事实上只会增大风险。说穿了,每个人都不是傻瓜。你付出什么,付出多少,别人都能感受到。你付出怀疑,收获的定然是恐慌;你付出足够的信任,回报的虽不一定是超值的感恩,但一定会是等量的忠诚。

    也许李世民正是意识到了这一切,才会始终坚持这样一个原则——既然这个世界上的很多老大都在人为地制造风险,那么自己何妨做一个主动承担风险、让人有安全感的老大呢?换句话说,在征服人心的战场上,或许真诚才是最温柔且最锋利的武器,信任才是最无形且最坚实的铠甲。

    或许,无防乃为大防!

    当然,这一切都要有相应的实力作为保障,而李世民自认为并不缺乏这样的保障。

    当宋金刚惨败的消息传到并州时,刘武周就像被利器戳中了心脏,一种尖锐的疼痛和绝望瞬间弥漫他的全身。

    因为他知道自己已经血本无归了。

    此次倾巢南下,他把自己的精兵良将全部交给了宋金刚。而今宋金刚基本上全军覆没,刘武周还拿什么逐鹿天下?

    绝望的刘武周只好放弃并州,带着少数部众流亡东突厥。宋金刚本来还想收集残部再战,可士卒们风闻刘武周已经逃亡漠北,遂不再听从他的号令。宋金刚无可奈何,只能步刘武周之后尘,率一百余骑逃奔东突厥。

    李世民迅速率领大军进抵晋阳,定杨朝廷的仆射杨伏念乖乖献出城池投降。随后,原属刘武周的所有州县也纷纷归降唐朝,只有定杨都城朔州(今山西朔州市)仍为定杨朝廷内史令苑君璋所据守。李世民留下真乡公李仲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血腥的盛唐简介 >血腥的盛唐目录 > 刘武周的败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