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三十一章 刘易从舍身换生父 裴行俭出谋游西域
了!

    您老老是忘不了杀死薛仁贵,薛仁贵跟你有仇吗?

    李治激动地放下上书,召见魏元忠,一番对话后,他被魏元忠的排比句震惊了。李治让他直接到中书省上班,在仗内供奉(在皇帝身边儿负责琴棋书画诗酒花之类的某一项陪玩儿)。李治这种举动,我只能表示同情,魏元忠和武将有着刻骨的仇恨,倒也没什么错。可在未来,他也会让李治吃尽苦头。

    李治,一位想要向尧、舜看齐的好皇帝,你就等着吧!

    仪凤三年(公元678年)十二月,因种种事情不顺,天皇、天后下定决心改年号。

    说起来,什么不顺,要怨就怨人民群众的创造力是无穷的。年初的时候,为了顺应天帝的号召,天后决心改年号为“通乾”,意为通天,也就是欲与天公试比高,我和天公同妖娆的意思。

    年号下发以后,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首先是人民群众方面,百姓认为这两个字的发音简直是太不吉利了。其次是群臣,群臣也都唧唧喳喳,越是不想想那意思,那意思就越自动往外跳。有人很是不明白,这两个字的读音究竟坏在哪里?我们怎么想也想不明白的事情,其实原因却很简单,因为我们的读音变了。

    在此,本人要普及一下唐音小知识。

    古代官话是变迁的,但只要是汉字和汉字读音的语言,就是华夏语言,只不过腔调受影响很大(如雅言、扬州话、汴梁话、南京话、长安话、北京话等)。举个例子,zh、ch、sh前面的u,在古代一些地方的发音都是i,那么,你试着读“蜀绣”二字,就会发出“屎臭”的读音。“猪”,也就可以称为“彘”。所以,“小猪猪”,极有可能读作“小治治”。(不过本人要说明一下,彘是大猪,豚是小猪)

    既然如此,那么,摆在李治面前的问题就很严重了。“通乾”二字,发音如下:

    “通”,读作“ten”(类似于英文“十”的发音);

    “乾”,读作“晴”(将“穷”和“晴”混淆,便是这个读音)。

    各位同学,跟我用唐朝口音大声朗读一遍——“ten——晴”。百姓们,多读几遍吧,多读几遍,问题就跳出来了,百姓们哈哈大笑,是啊,到底是“通乾”还是“天穷”?这个“天穷”,会不会让“天”皇“天”后很没面子啊?更离谱的是,就在此时,史书也不失时机地记载下了发生在最近的奇异场景。

    一,泾州有一家人生出了一对连体婴儿,心口窝长到了一起,大家认为这和通乾有点儿关系;二,百姓都收到了通知,说就从现在开始用通乾年号,大家哈哈大笑,一口一个天穷,一口一个玩完,给了天皇天后很大的压力;三,吐蕃赢了大唐,就连薛仁贵也惨败而归,就很能说明问题。

    你看看吧,还天穷,你俩天皇天后这是要死吗?于是到了年底,二人赶紧下诏,宣布来年废掉通乾之号。

    调露元年(公元679年)的春天,右仆射戴至德薨。那日,李治上朝,捏着戴至德的谏言,对着群臣哭,非说以后再也没有人敢于直言上谏、不徇私情了。李治哭得伤心,其他人也只能跟着难受,一直到了二月,朝廷上下还没有一件事能让李治高兴起来(太痛苦了)。戴至德对吐蕃的意见不一般,李治也是个优柔寡断的人。大臣又没完没了地争论,谁也不让谁。

    有一天,西南方向来了奏报,送来了一个让满朝上下停止争论的消息——吐蕃的赞普死了。继承赞普的,是一个刚满八岁的孩子,名曰器弩悉弄。李治表示沉痛的哀悼,然后手指头欢乐地跳动着。

    究竟要不要趁着吐蕃赞普新死出兵呢?

    不可。早在八个月前,裴行俭就上书以为不可,他明确地告诉李治,现在的吐蕃根本就和以前不一样,以前是赞普当政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唐朝从来不淡定3·千夫莫挡武则天简介 >唐朝从来不淡定3·千夫莫挡武则天目录 > 第三十一章 刘易从舍身换生父 裴行俭出谋游西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