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六章 老槐树白鸟降祥瑞 旧隐士王珪进直言
说:“我以前经常笑话隋炀帝喜欢祥瑞,他那么多祥瑞怎么就灭亡了?记住,我们的祥瑞就是得贤,一只鸟值得你们表什么贺?”

    为了不给官员留口舌,他下令捣毁鸟巢,把白雀放生野外。

    贺鸟门就这么灰溜溜收场了,干点儿该干的吧,别拿李世民当杨广,一群人开始揣摩李世民的想法。

    对李世民来说,选仆射是一个棘手的问题。

    王珪、魏徵、李百药、房玄龄、杜如晦、岑文本、高士廉、唐俭、虞世南……

    这里头,选出两人来充任左、右仆射,他们会直接影响到整个政治气候。

    这些人,在李世民的人生当中扮演的不单是下属的角色,更重要的是诤臣,就是他们,让李世民的生活变得惨不忍睹。您老不是喜欢听谏言么?得了,诸位都爱提意见,您老多担待!

    各位同仁出场,排名不分先后。

    王珪,太原祁县人,李建成旧属,出身贫寒,是个孤儿。其言行中正,交友谨慎,颇有美名。杨广刚刚登基的时候,王珪三十四岁,隐居在终南山,陶冶性情。

    王珪的母亲是个贤德的女人,某天,她对王珪说:“依娘看,你将来必定富贵,但是我不知道你的朋友究竟是哪类人,你不妨带他们来家里坐坐。”

    于是,王珪引来他的两位朋友。

    王珪的母亲见到了儿子的两位朋友,她感觉很好。这两个人,一个年龄大约二十六岁,是个山东人,说话得体,很有谋略,看起来很可亲,名叫房玄龄;一个年龄刚刚二十岁,是京城长安人士,总是以一种肯定的语气判断他们讨论的内容,机智聪慧,给人一种敢于当机立断的感觉,名叫杜如晦。

    王母张罗酒食,竟日尽欢。

    等二位吃饱喝足,谈话完毕,走了之后,王珪的母亲指着老天爷说:

    “你这两个朋友,可真比你有出息!”

    王珪是个比较个性的人,虽说是隐士,可这个时候他家里太穷。别人思考着下一顿吃什么,他家就得考虑下一顿有没有吃的。不过,令人皱眉的是,凡是有人送他东西,他一概接受,毫不推辞,脸皮实在是厚。众人兴许不会知道,等人家走了,王珪同志会偷偷拿出一份笔记,端端正正地记下哪位朋友接济过他什么东西,一粒米也不落下。

    譬如:

    玄龄借我十张饼,我有功于人不可念,而过则不可不念;人有恩于我不可忘,而怨则不可不忘。

    年月日,小珪记。

    果然,入朝为官之后,王珪丝毫没有忘记当年帮助过他的人。他翻出记事本,连本带利一一归还,送人家东西的时候就说,十三年前六月初八下午你送我一张大饼,我现在受皇帝赏赐,有一金饼,你收下,你不收我就扔掉(王珪显达,反馈朋友)。王珪的做法着实令人震惊,在当时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他精通儒学,熟悉礼仪,对典章知之甚详,所以,房、杜与他能够一起进入朝廷,不能不说是感召的力量。

    李世民即位以后,王珪同志提建议的频率差不多是最高的。

    李世民知人善任,但对于王珪,他的确不知道有什么特长。于是将其找来问道:“珪啊,说说你有什么优点吧!”王珪从容对曰:“孜孜奉国,多谋善略,臣不如房玄龄;能文兼武,出将入相,臣不如李靖;敷奏说明,条理清晰,臣不如温彦博;办事干练,案无滞留,臣不如戴胄;忠诚无私,犯颜直谏,臣不如魏徵。然而,激浊扬清,嫉恶好善,臣却比他们有一日之长。”

    李世民点了点头,愈发器重他。

    李世民喜欢诤言,某次休闲,跟王珪聊天,气氛比较融洽。

    旁边站着一位美女,是李瑗的小妾,长得十分可人。王珪瞅见这女的,面带不悦,李世民怕王珪误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唐朝从来不淡定2·李世民的政治课简介 >唐朝从来不淡定2·李世民的政治课目录 > 第六章 老槐树白鸟降祥瑞 旧隐士王珪进直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