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二十五章 李青雀从师王谏官 太子爷学文张玄素
    李四胖同学,背一遍《大学》,写一篇心得。李四胖的老师是李世民从德高望重的大臣中精心挑选出来的——王珪。王珪在所有大臣里面,侠义之气最盛,嫉恶如仇也是天下第一,为了让李泰走向康庄大道,李世民煞费苦心,他嘱咐四胖,“一日为师,终身为父,你以后要像对待我一样对待你的师傅。”

    简单说,李泰待王珪要像对待老爹一样尽心。

    四胖一诺千金,每次遇到王珪,都叨陪鲤对老长时间,一口一个师傅,一口一个老师。按照拜老师的规矩,学生路上遭遇恩师,一定要低着头,快速挪着步子上前给老师问安。如此简单的动作,对李四胖同学来说却颇有困难。

    都是体形惹的祸!

    四胖的肚子非常大(尽管想就是了),连走路都很费熊劲,据书上说,他上朝都得用轮椅,否则走不动。对他来说,叨陪鲤对无疑是一样力气活。但李四胖是个有道德水准的人,他克服困难,尊师重道,问候请安,虚心请教,当了一名好学生。

    王珪没有丝毫笑容,从他的表现来看,他很自然地认为这一切都是李泰应该做的。

    故事发生在王珪儿子王敬直身上。

    王敬直与唐太宗李世民的女儿南平公主结婚的时候,闹出了不少乱子。

    首先,公主下嫁,从南北朝开始就没再拜过舅姑,主要是因为皇帝女儿身份高贵,给身份不如皇家的人磕头有辱尊严;其次,南北朝开始礼崩乐坏到了很惨的地步,没有必要做的大家一定不去做。

    王珪认为这纯属胡闹,为了让儿媳妇给自己磕头,他给李世民进言,“陛下,臣认为公主下嫁就该拜见公婆。臣这么做不是为了自己的面子,是为国家礼节考虑。”为了给李世民点催泪剂,王珪接着道:“全国的子女都不对父母有丝毫的尊重,未来谈何享受天伦之乐呢?”

    李世民被镇住了,王珪想恢复百十年来废弃掉的礼节?

    最后,王珪问:“陛下,好,还是不好?”

    李世民笑了,“好。”

    王敬直结婚当天,一套大唐婚礼在众人的簇拥下开始了。

    儿媳妇要在众人的关注下完成一系列高难度动作,第一件要做的事就是拿一个圆形的小箩筐,将自己精心准备的礼物送给公婆。

    你且不要小瞧这份礼物,虽然不多,但必须精心准备。

    在古代,圆形的容器被称做笲(音:饭),方形的叫筐,执笲(拿着圆筐)送给公婆礼物,是“贽礼”必须的过程,初见长辈,不能空手。

    接着,儿媳妇要喂公公、婆婆吃饭。

    这个在现代很难发生,但在古代太常见,它被叫做“盥馈”。

    新媳妇端着脸盆儿让公公婆婆洗手,洗完手就开始喂饭吃(意思一下就可以了)。最后才是夫妻俩的勾当,大家先礼后宾,经过一番吹拉弹唱,就要送入洞房,爱咋整咋整,双方可以随便一点了。那个时候,孩子们最爱干的事儿就是到窗户旁边听响,乐趣多多,等到呵斥,一哄而散。

    总之,王珪赢了。

    但他觉得赢得不彻底,他还要向权贵发起挑战。

    某日,他忽然问李世民:“三品以上官员半路上碰见皇子就要下车么?”

    李世民曰:“对啊!”

    王珪道:“臣以为有失伦理。”

    李世民有些疑惑,“你们这帮宰相,是不是觉得自己功劳大,就可以轻视我的儿子了?”魏徵上谏以前,三品以上官员碰见皇子,有的拜,有的不拜,上谏之后,一律不拜,下车示意便可。如今王珪同志明显还看不惯,竟然认为三公连车都不必下。会议陷入了困境,还是魏徵厉害,他打破了平静:

    “诸王的地位本来就不如三公,让三公为王子下车,不应该!”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唐朝从来不淡定2·李世民的政治课简介 >唐朝从来不淡定2·李世民的政治课目录 > 第二十五章 李青雀从师王谏官 太子爷学文张玄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