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李世民劝爹办傻事 刘文静助兴夺太原
李密在瓦岗寨混的如鱼得水,还把隋朝第一悍将张须陀整死,自然春风得意。但不久他就得知,亲家刘文静被关进大牢了。作为李密的姻亲,刘文静对此次被抓也无话可说。李密的亲戚都跟着他倒霉,唯独李密自己好端端地坐在那里。
刘文静坐的是大牢,吃的是冷饭。大隋的硝烟烧到了晋阳,也烧到了李世民的心。
人世间最难抓的不是本·拉登,而是时机。有一种人,时机来了也会让它悄悄溜走,等时过境迁,再去感慨人生不能重来;还有一种人,时机未到也敢披甲上阵,创造机会也要改变现状。
显然,李世民属于后者。他早就在太原憋足了劲儿地结交豪杰,暗地里广纳贤才了。他一直想策动老爹李渊造反,可又不好意思开口。说到底,还是不明白李渊到底怎么想的,万一老爸是个死脑子,自己岂不成了他大义灭亲的道具?可是,眼下这情景,实在让他憋不住了。很多时候,李世民都试探着问李渊起义军的情况。本以为老爸会来个拍案称善的动作,可不料,每次说完这些,李渊都掸掸身上的尘灰,哼着小曲儿去找裴寂玩儿去。
看来旁敲侧击没什么效果,直接问吧。李世民直截了当地问李渊:“爸,我想造反。”
李渊听罢,跳将起来,指着李世民的鼻子怒喝道:“你别说了,你再说我告你!”
一刻钟后,显得很受伤的李渊突然又回来了,他找到李世民,说了这么一句话:“我爱你,怎么忍心告你呢?(吾爱汝,怎忍告汝?)”这句话没让李世民起鸡皮疙瘩,他从李渊的口气中,听出了希望。
李世民想出了自己的办法。
他找到了还在大狱里的刘文静,他像是一只受了伤的猫一样,蜷缩在阴冷的地上。刘文静看了一眼李世民,问道:“现在天下大乱,群雄并起。我倒是不怕起义,但晋阳一地,就缺少商汤周武一样的人物。如果有,我定会跟随他牵马执凳!”
李世民反问道:“您怎么就知道没有这样的人呢?”刘文静沉默了一会儿,明白了李世民的意思。
突然,刘文静说话了:“我不行,要找裴寂。”李世民应了一声,走了。他知道,刘文静的意思是,他和李渊的关系不好,只有将裴寂拉拢过来,才有可能让李渊对起义下定决心。为此,他制订了一个小计划。姑苏慕容复,以彼之道,还施彼身。李世民把钱都输给了裴寂,当然,也输出了反动思想。
事情进展得相当顺利,裴寂很容易地就上道了。唯一难以拿下的,就是李渊。事情陷入了一团浆糊之中,这要看裴寂怎么做通李渊的工作了。然而历史总爱在关键的时候开一个玩笑,没等裴寂用上力,李渊自己就先慌了起来。
他惊慌是有原因的,因为副留守犯事儿了。
副留守高君雅同志与突厥骑兵苦战一番,终于以绝对优势的兵力输给了抢完就跑的突厥。作为正留守,李渊是要负责的。社会还是那个社会,功劳谈不上,责任可一定要担待。
刘文静不再孤单,因为李渊也进去了。
“叔德,你是我们的老大,你说,我们该怎么办?”李渊默不作声,看着眼前这个牢友,他突然点头了。“什么意思?您倒是说话呀!同意起兵了?是吗?是吗?哎呀,太好啦!”我想,李渊的决定一部分是因为别人的苦劝,然而更重要的是他自身难保。想通了这些,李渊下了决定:起兵!
总算是开闸了,李世民狂喜。
然而他高兴得太早了,朝廷的一纸通知,让整个计划顿时陷入了困境。正在大家都紧锣密鼓地嘀咕时,朝廷突然传来了一道诏书。诏书上说:“朝廷正值用人之际,李渊、刘文静先前罪过,一并饶恕,特赦出狱。”来得可真是时候,刚要闹到公司,公司就补发了工资。
其实李渊一直拖着不起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