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霍邑破宋老生就义 哥俩好孙大侠参军
,这是一个不得不注意的问题。
攻打刚刚结束,军中就有人说,唐公是贵族出身,跟咱这些穷苦人家出来的人不是一路上的人,他如果封赏,肯定只会给那些出身良好的子弟,至于我们,该怎么样还是怎么样。
然而,李渊用自己的行动抽了说这话的人的嘴巴。
他不但公平地对所有有功人员进行了封赏,还继续他那未尽的事业——封官。
历史证明,不管是什么城,只要你没干啥屠城的勾当,打下来以后给点儿小恩小惠,百姓都是会接受的。霍邑城中领了李渊官秩的,都从内心里希望此人造反成功,当上皇帝。李渊微笑着看着这乌压压一片过来领官做的百姓,一阵喜悦。可是,有人向李渊泼了一盆冷水。
在合适的时间,合适的地点,合适的氛围下,那人说出了这么一句话:
“唐公,这样做会不会封官太滥,日后成就王业,人员一定冗杂,到时候怎么办?”
李渊笑道:“隋朝之所以成了现在这副德性,就是因为它太吝啬手中的权利,不去勋赏有功者,这才让我有了可乘之机。不给他们封官,难道还要杀了他们?”
如果当时有微博,李渊肯定会被网民狂卷一顿,然而,李渊就是李渊。以此方法,他先后在霍邑、临汾、龙门等郡实施了该套方案,获得了绝佳的效果。趁着这股热乎劲儿,大军先后拿下了几座十分重要的城池:
八月八日,李渊入临汾郡,慰抚霍邑。
八月十二日,进军鼓山。
八月十五日,拿下龙门。
八月十八日,至汾阴。
八月二十一日,进军壶口。
下一个目标,就是屈突通了,这将是一个漫长而又艰辛的过程。在这样一个军心大振的时刻,将军府传来了一件更加令人高兴的事情——突厥派来了火力支援。原来,从起义之初,刘文静就被李渊派到突厥请求协助,刘文静就带着二两银子(也有可能是四两)跑到北疆,与突厥可汗进行了谈判。
谈判结果:突厥答应派兵五百人,胡马两千匹。
李渊很高兴刘文静能回来这么晚,如果早回来一会儿,不知突厥会不会突然变卦,从自己后背插自己一刀。刘文静回来以后,李渊喜不自胜地对他说:“我们正往西打,即将过河,以前是兵多马少,现在是兵少马多,全都是你的功劳啊!”
此话当真?
不能当真。
毕竟,我们才刚刚开始打江山。
李渊同志在忙的时候,遇见了当地一位赫赫有名大人物。
此人名叫孙华,被人称作“关中大侠”(不是吕轻侯)。这个关中大侠原本不是大侠,而是响马的头子,只不过识时务者为俊杰,归附李渊是他正确的选择。李渊大军到达汾阴的时候,这个孙大侠就收到了他发出的纳降令。
孙华手底下有几万个弟兄,按理说实力与李渊也差不到哪去。但那是按理说,事情到了李渊父子那里,就没有道理。
孙华同志收到李渊言辞恳切的书信之后,连琢磨也没琢磨,直接决定跟着李渊混了。因为在李渊攻打其他地方的时候,孙华就料到李渊不会放过自己。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他发现,这些日子以来,李渊的军队迅速壮大,自己这边还是一如既往地那个熊样,有领导才能的不多,真能打的也不多,与其跟李渊做对,不如入伙,混个公侯当当也不错。
这天,孙华带着几匹马,几个人,一起乘着小船过了河。他们上岸,来到了李渊面前。李渊亲切接见了他,他握住孙华同志的手,激动得说不出话来。既然说不出话来,那就别说了。于是,他给孙华同志封了几个荣誉头衔,同时也给了孙华的手下许多官职。
一切都被搞定了,孙华安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