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病中策
渐渐地,在人们印象中,提到长城抗战,便只有29军,而大刀队的神人们,也渐渐可以与刀枪不入的义和团相媲美了。
29军由此大出风头,身价百倍,不仅翘然独出于杂牌军队之上,连中央军都望尘莫及。
长城抗战结束,各诸侯都想在华北分一杯羹,宋哲元和29军也不能例外,为此奔走的当然还是萧振瀛,他的目标是为29军谋取北平。
华北的名义主持人是黄郛,可是不管萧振瀛怎样施展手段,开尽后门,最后还是屡屡吃闭门羹,不得其门而入。
一个强的遇到了另一个强的。萧振瀛的纵横术第一次遭到失败,而黄郛总揽全局,他也绝不会听任一支地方军队在华北形成气候,这就导致了黄、萧交恶的开始。
归根结底,这两个政治家,一个在朝,一个在野,各为其主,各思其责,冲突实在是不可避免的。
那个年头,谁有枪谁就横。宋哲元达不到目的,便和其他诸侯一起对黄郛来了个不合作,凡是黄郛在会议上提出的议案,他们都大唱反调,说黄郛在“卖国”。
黄郛在华北寸步难行,加上日本人逼迫,不得已南返避入莫干山中。
华北诸侯如此跋扈,让蒋介石和汪精卫都感到十分棘手,便由南京行政院下达命令,准备将一些地方军队调出华北,其中也包括29军。
29军这些将领,早在北平买田置地,没一个肯走,但不走就是抗命,这个罪名说有多大就有多大,弄得不好还得挨中央军的揍。
正在彷徨无计之时,萧振瀛突然发现并抓住了一个机会。
在“何梅协定”签订之后,中央军被迫撤出华北,北平城的防守因此变得十分空虚。
日本人不便直接动手,但他们可以利用那些“失意的军阀政客”生事捣乱。于是,在日本华北“驻屯军”的撺掇和怂恿下,便发生了所谓“正义自治军”叛乱事件。
当时平叛的是城外的东北军,可是东北军实力有限,军纪也不好,这让人始终放心不下。
萧振瀛见此,急忙提出建议,表示29军愿意调兵防守北平。
当时何应钦已去南京,负责留守的人一听喜上眉梢。长城抗战,29军一战成名,绝对是一支声誉极佳的劲旅,正求之而不得啊。
得到对方的同意后,萧振瀛立即打电话,星夜调兵入卫北平。
总算插进了一只脚,可撤军问题还是没有得到解决,行政院院长汪精卫仍不断地催促第29军南下。
看来汪精卫跟我们不是一边儿的,也只会跟黄郛一样“卖国”。萧振瀛转而找蒋介石,以“拱卫华北”为名请求让第29军继续留驻。
没有想到,从华北撤出第29军,原本就是蒋介石和汪精卫共同之策。除了拿空话敷衍,萧振瀛什么也没能得到。
以前屡试不爽的纵横术再次遭到挫折,生意做不下去了,一贯自信的萧振瀛开始变得绝望无比。
按照行政院命令,29军在撤出华北之后,必须参加南下“剿匪”,并且很有可能会在“剿”的过程中拼得一干二净,一想到这里,萧振瀛就感到不寒而栗。
此时有客来访。
这也是个到处混事的主,他问萧振瀛:你们29军想不想在华北继续待下去?
当然想啊,傻瓜才会不想。
那么附耳过来。
听罢,萧振瀛的脸色变了。
来人说:为今之计,只有搭上日本人这条线,29军才能留在华北,并把位子坐稳当。
眼前可能是杯藏了毒的酒,但为了让29军能够继续生存下去,不喝看来也是不行了。
萧振瀛一咬牙,一跺脚:那我就去见他一见。
见到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