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崔琰:你去问问我身犯何律
    崔琰,字季珪。冀州人。

    崔琰年轻的时候,很老实,很听话。他喜欢武术,尤其是喜欢击剑。他的剑术高明,剑法纯熟,在乡里是很有名气的。

    在一次宴会上,乡里的领导都在座。听说崔琰是击剑高手,想让他助助酒兴。崔琰很听话,离开座位,演了一趟剑,那可真是剑舞如飞,白光弥漫,只见寒光,不见人形。

    乡里的领导击掌叫好,说,剑法出奇,堪称乡里第一。

    旁边的人都鼓掌。

    乡里的领导站得高,看得远,喜欢提点希望。他说,这个,虽然剑法出奇,但不过是剑法,如果能再学点礼乐就好了,文武双全嘛。

    崔琰很听话。记在心里,回去后就开始学习《韩诗》。

    乡里领导又见到他。他跟乡里领导汇报情况,谈起礼乐,滔滔不绝。乡里领导很高兴,不错,很好。但乡里领导在夸赞之余,又有了新要求:文武双全,好,但要是多参加社会实践就更好了,外面的世界很广阔,可以去外面闯荡闯荡嘛。

    那时,崔琰已经到了二十九岁,仍然很听话,带着剑,揣着书,遍游天下,拜名士郑玄为师。在众多的弟子中,郑玄特别赏识崔琰,也特别偏爱崔琰,常常给崔琰开点小灶,多交给他点东西。出外游猎,或出席宴会时,也爱带着崔琰。

    郑玄常常对众人说,我的这点东西,将来都要传给崔琰的,也只有他能承受得起。

    还对崔琰说,你哪都好,就是太听话了,要有自己的主见,有自己的个性。

    崔琰果然改变了不少,不再听话,变得很有个性,能坚持己见了。

    不久战争纷起,黄巾军打到北海。郑玄想带着众人进山避乱。有几个弟子愿意跟着去,却只有崔琰打了退堂鼓。

    郑玄说,我最想带你去,可你却不去,你有什么想法吗?

    崔琰说,没有,我只是想家了。

    郑玄说,你瞒不过我,你其实是想在这乱世中干一番事业。

    可是你的性格,与这个乱世格格不入。我看,你适于做做学问,不适合搞政治。因为你太实在了。

    崔琰说,在乱世当中坚持自己,才更有价值。我想我会坚持下去的。

    郑玄说,如果你坚持不下去倒好了,问题就在于你能坚持下去,坚持而不改变,正是你的致祸之由。

    崔琰说,我愿意试一试。

    崔琰收拾行李回到家乡。他没有去诸侯那里自荐,而是每日读书练琴以自娱。

    这期间,他去见了那个乡里的领导。乡里的领导对他大加赞扬:你文武全才,又能坚持己见,能干一番大事业的资本都有了,只待选择明主了。慎重啊,慎重!

    有一天,冀州的大将军袁绍路过崔琰的家,听到里面琴声悠扬,不由得停下车仗,他自言自语地说,多年来,东征西讨,戎马倥偬,早已忘记了人间还有此天籁之音呀。

    便问手下谋士许攸,这里边一定有高人。

    许攸说,您说中了,这里确有高人,高人却是我的故友,叫崔琰。我今日请您走这条路,正是想让您见见他。

    袁绍说,如此,甚好。

    袁绍进来跟崔琰一番畅谈,出来后叹道,冀州有如此高人,我却不知道,失职啊。

    回去后,袁绍亲自带重礼来请崔琰出山。崔琰答应了。

    袁绍问,现在连年战争不断,天天都有军队厮杀,天天都有无辜的百姓受牵连,我作为一重镇诸侯,该怎么办?

    崔琰说,以前荀卿曾说过:“平日不教士卒,武器不锋利,纵使是商汤、武王也无法战胜。”现在路有尸骨,百姓未蒙德惠,应该下令郡县掩埋尸骨,表示心中的哀痛,追美文王的仁爱。

    袁绍说,先生之言,正合我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大三国的小人物简介 >大三国的小人物目录 > 崔琰:你去问问我身犯何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