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回 王猛观礼惹祸端 张说热灶议封禅
,莫非以斗殴之事处置他们?”
“是呀,他们确实为斗殴嘛。只要他们不再争竞,就放了他们吧。”
法曹闻言,即返回前衙,对四人说道:“李大人宽宏,不再追究你们滋扰大典之罪。你们今后不许再有争竞,若答应此事,即可具结后出衙。”
那锦衣少年哭诉道:“大人,若如此来办,我等岂非白挨打了?”
法曹道:“嗯,让王猛赔你们一些钱,回家好好养伤去吧。”
如此轮到王猛不愿意了,其强项说道:“大人如此断案,有些横蛮。鄙人好好观礼,是他前来滋事,又寻来二人妄图以多胜单。若非本人有些力气,早被打得甚惨。大人,他们前来滋事,理在本人这里,他们受伤其实活该,本人不该赔钱。”
法曹听完王猛的申辩,顿时大怒,斥道:“你若骂不还口,打不还手,则理在你方,你却恃强出手,将他们打得伤筋动骨,如此逞凶,还有什么道理可言?本官大事化小,你却不领本官之情。也罢,你们不听本官调解,就入牢囚禁吧。”
王猛知道,会试之日在即,若误了会试之期,自己的损失更大。他寻思再三,只好委屈地拿出钱来赔付,然后具结了事。
李林甫数日后辗转得知此事,心中就转开了心思。
祀南郊大典顺利结束,张说作为仪礼使居功至伟,李隆基龙颜大悦,将张说夸赞了数回。
张说因为祀南郊大典办得极为成功,又见皇帝龙颜大悦,心中若有所思。
“中书门下”的五房设立之后,张说与源乾曜商议好的政令可以快速发出,这里名副其实,成为中枢之地。源乾曜下朝之后就直奔这里,其在门下省待的时候越来越少,在这里的时候越来越多。
他们这日商议好待处理的政事,张说笑问源乾曜道:“源侍中,皇帝陛下的心情实在好呀。看来这次大典恰当其时,圣上今日朝会之时又将我们夸赞了一遍。”
源乾曜答道:“张公倡言祀南郊,如今国泰民安,则张公倡言恰当其时,皇帝陛下由此龙心大悦。”源乾曜日常处事之时,时刻牢记自己的本分,即张说为主,己为辅,不敢与张说争权。
张说听到此赞语,心中惬意无比。源乾曜日常勤勉办事,议事时又以张说为主,从未有过自己的独立意见,且不固执己见,张说于是甚为满意。
张说不忘源乾曜功劳,说道:“源侍中怎能如此说话?明明是我们共同商议好的事儿,怎么就成了我一人的倡言呢?”
“事实如此,张公今后不可谦逊。”
张说慨而受之,然后说道:“嗯,此次大典过后,我又有一个新想法,不知你意下如何?”
“张公请言。”
“我想呀,如今国泰民安,国家能有今日,实因皇帝陛下上应天命,再依贞观故事来教化天下的缘故。此次祀南郊,场面毕竟太小,我以为须行封禅大礼,方能彰扬陛下之功。”
源乾曜闻言惊道:“封禅?”
“对呀,就是封禅!上一次封禅之时为万岁登封元年,其时则天皇后登嵩山封禅,距今已过去近三十年,皇帝陛下该是封禅的时候了。”
源乾曜感到此事重大,一时沉默不语。
张说见状,追问道:“源侍中有何顾虑?”
源乾曜停顿一下,方缓缓言道:“张公,如今虽国泰民安,然国家此前迭遭乱世,如今刚刚步入正途,非为彰扬的时候。再说了,封禅事大,糜费颇多,若劳民伤财,恐非圣上之意。”
张说斥道:“你又如何知道圣上不同意呢?”恰在此时,张九龄入室,张说见之唤道,“九龄来得正好。我欲倡言圣上到泰山封禅,源侍中以为不合时宜。来,谈谈你的看法。”
张九龄平素办事持重,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