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三 哥们儿,歇了吧!
,在出征潞州之前,派陈思诲到扬州,赐给李重进铁券。

    铁券,就是免死金牌,有了它,不论犯了什么罪,都可饶恕。李重进留住陈思诲,说是等皇上回京之后,和他一同入朝。等到赵匡胤平定潞州叛乱回朝后,李重进心中颇生惧意,打点行装,准备同陈思诲一起入朝面君。

    李重进有两个偏将,一个叫向美,一个叫湛敬,这两个人极力反对李重进到汴梁去,他们说,李重进是周室至亲,宋室皇帝对他一直有戒心,如果入朝面圣,恐怕是自投罗网,有去无回,永远回不了淮南。李重进听了他们的鼓动,又犹豫起来。

    向美进一步煽动地说:“古人说:‘宁可我负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负我’。赵宋皇帝征讨潞州,虽然打了胜仗,但兵力已疲。为何不乘这个机会,出兵直捣汴梁?兵法上这叫做先发制人。如果等朝廷发兵来征讨,我们再筹谋抵抗,到那时就迟了。”

    李重进担心淮南的兵力不足,难以与宋相抗衡,湛敬建议他扣住宋朝使臣,再向南唐求援,如果能得到南唐相助,高举义旗,一定能打败宋朝的军队。

    李重进终究是一个没有主意的人,听信了湛敬之言,下令拘禁了宋朝使臣陈思诲,再派人送信给南唐,请求南唐李景出兵联合攻宋,许诺事成之后,将淮南归还给南唐。

    李重进太天真,也太不了解李景的为人。

    自从周世宗柴荣收复江北、淮南诸州后,南唐国势一落千丈,成了后周的附庸国。赵匡胤受禅建立宋之后,李景马上派使者到汴梁,呈上御服、锦绮、金帛以示祝贺,信誓旦旦地表示,要像事奉周室一样,臣服于宋。

    现在的南唐主李景,能保住江南国土,做一个苟且偷安的小国主,就已经很满足了,哪里还有称王称霸的野心呢?更不会出兵援助李重进,引火烧身。

    李重进将赌注押在这样一个懦弱之主的身上,注定了他的叛乱要以失败告终。

    赵匡胤平定潞州,胜利归来之后,定汴梁为东京,洛阳为西京。

    南唐主李景派人到汴梁,祝贺宋军平定李筠的叛乱,顺便将淮南节度便李重进的信交给赵匡胤。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讨好赵匡胤。

    李重进在信中说,他是周室至亲,世受先帝的厚恩,不忍心背负周室。要出兵汴梁,征讨篡位逆贼赵匡胤,请南唐主李景发正义之师,联合出兵,声讨国贼。他还许诺,如果侥幸成功,愿听从李景的差遣。

    从这封信转到赵匡胤手中的那一刻起,李重进的丧钟就敲响了。

    赵匡胤看完信,当着南唐使臣的面,夸赞李景的忠心,并叫他回去转告李景,守住各处关隘,不要让叛军进入南唐地界,朝廷即刻就要发兵平定淮南。

    南唐使者领命走了之后,赵匡胤立即召见赵普,商量李重进叛乱之事。赵普自平定潞州叛乱以后,已升任兵部尚书,充枢密使,成了赵匡胤的首席谋臣。

    赵普审时度势地说,李重进虽然凭恃长江、淮河之险与朝廷为敌,但凭淮南的兵力,很难与朝廷相抗衡,为了不使反叛之火蔓延,助长了恶势力。他建议,要集中兵力,迅速平定李重进的叛乱。

    赵匡胤采纳了赵普的建议,决定立即发兵南下,消灭李重进。

    金銮殿上,赵匡胤立即召见石守信、王审琦、李处耘、宋偓四将,对他们说,自己念在李重进是周太祖之甥,周室的至亲,是昔日在战场上并肩作战的战友,做了皇帝后,派遣陈思诲去淮南,赐给他铁券,表示绝不加害于他。不想李重进不思感恩,反而密约南唐主李景图谋叛乱。如果不迅速消灭他,便是养痈成患。因此,命令他们四人,分别率领精兵,日夜兼程赶往扬州,形成合围之势,一举歼灭叛逆。并嘱咐他们,作战一定要勇猛,但切不可大意。

    四将领旨而去。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这才是宋史·太祖太宗卷简介 >这才是宋史·太祖太宗卷目录 > 三 哥们儿,歇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