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八 王小波川中起兵
连外国使节的进贡都需要宣徽使签押才能入库,权力很大。太祖赵匡胤在位时曾立下一个规矩:宦官之流,可以让他们参与军事,但不能让他们当执政大臣。显然,授予王继恩宣徽使之职,违背了太祖定下的规矩。

    有人认为授予宣徽使之职不合适,提出了异议。

    赵炅采纳了这个意见,叫大家再拟一拟。赵昌言、苏易简等人说,王继恩平寇有功,不如此,不足以酬劳。

    赵炅认为不准宦官干政,这是祖制,是祖制就得遵守,但王继恩剿贼,功劳的确很大,论功行赏,应该提拔。于是,他对张洎、钱若水说,你们是饱学之儒,想想看,除了宣徽使之外,封个什么官适合。

    张洎是个机敏的人,他揣摩赵炅的意思是想大大地奖赏王继恩,但又不能落下个宦官干政的名声,急中生智,禀道:“臣以为王继恩此行除了战功之外,更在于宣扬了王化,可另立一个宣政使,以酬其劳。”

    宣政使只是一个虚衔,几位宰臣都没有异议。于是,赵炅下诏,降成都府为益州,授王继恩宣政使。

    王继恩攻克成都,又升任宣政使。他本是一个宦官,在宫中所管的下属,只不过几十人而已,尽管活动量很大,但那只是借助在皇上身边的宦官职位颐指气使而已,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拥有这么大的权力,独当一面指挥千军万马,突然有了这一份荣耀,便小人得志起来。攻克成都之后,王继恩便不思进取,每日或饮酒、或博戏、或出游,前呼后拥,鼓乐齐奏,美女娈童,左执捕局,右执棋枰,手下仆役骄傲横暴,肆行无忌,掳掠财帛,奸淫妇女,任意而行,他把到四川来是干什么的事情都忘了。

    李顺的旧部张余见官军并没有乘势围剿,便收拾残兵,集聚力量,队伍日渐壮大,较之李顺的声势更为强大,攻城拔寨,偷袭官兵,整个西川又乱成了一锅粥。

    四川的消息传到汴梁,赵炅知道王继恩靠不住,命同知司事张咏,出任益州长官。

    张咏奉诏,日夜兼程赶往益州,召集上官正、宿翰等蜀中将领开会,勉励他们要为朝廷效力,尽快剿灭李顺的余众。出师饯行之时,张咏给军校逐个敬酒,涕泣地说:“你们受国厚恩,此行如能剿灭贼寇,朝廷自有赏赐。如果出师无功,贻误了战机,恐怕就难活着回来;即使侥幸脱身而回,也要按军法从事,决不宽贷。”

    上官正、宿翰带领官兵出发了。

    张咏送走了上官正、宿翰之后,又亲自下乡劝谕人民,叫他们各自安心生产,不要沦为盗贼,并传出话,李顺挟民做贼,我今化贼为民。

    老百姓需要的是安稳的生活,如果不是有人将他们逼上绝路,他们绝对不会铤而走险。因此,张咏的号召得到了百姓的普遍响应。

    张咏经过调查得知,益州城中屯兵三万多人,粮食耗用量大,所存军粮仅够半月之用。四川缺盐,盐价历来就很贵,百姓苦不堪言。但是,四川是著名的粮仓,老百姓的粮食存余倒很充足。于是,张咏便派人去盐产区采购回大批食盐,以盐与民换米,不到一个月,换得大米万余斛。百姓得到了食盐,官府得到了粮食,各得其所,张咏是个聪明人,做了一件皆大欢喜的聪明事。

    张咏又礼贤下士,宽刑狱,轻赋税,逐渐取得百姓认可,益州的局势很快就安定下来。

    淳化五年(994年)的年底,赵炅降诏再改元至道,以次年为至道元年(995年)。正月,赵炅因蜀乱渐平,向蜀中百姓下了一道罪己诏,他在罪己诏中说:

    朕委任非当,烛理不明,致彼亲民之官,不以惠和为政;管榷之吏,惟用刻削为功。挠我臣民起为狂寇,念兹失德,是务责躬,永鉴前非,庶无二过。

    蜀中的百姓听说皇帝发罪己诏自责,心里也觉得到一丝安慰,加之张咏到益州任行政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这才是宋史·太祖太宗卷简介 >这才是宋史·太祖太宗卷目录 > 八 王小波川中起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