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胜利三个月来的局势和今后若干工作方针[1]
同蒲、平汉、津浦等铁路线,由西向东、由南向北分三路向华北解放区的推进和进攻。在西路,傅作义部四个军由绥西出动,在占领归绥(今呼和浩特市)、集宁等城市后,沿平绥路东进,逼近张家口;胡宗南部八个军由关中出潼关,主力沿陇海路东进,一部沿同蒲路北折,准备再沿正太路东进,夺取石家庄并进取北平、天津;阎锡山部七个军,以主力占据同蒲路沿线,一部侵入晋冀鲁豫人民军队所控制的晋东南长治地区。在中路,孙连仲部三个军,由豫西出郑州沿平汉路北进,准备打通平汉路,与胡宗南会合于石家庄。在东路,李品仙部两个军占据浦口、蚌埠,沿津浦路北进,准备与李延年部四个军在徐州会合。国民党的意图是,迅速控制华北等战略要地和交通线,分割解放区,打开进入东北的通道,以强大的军事压力,迫使中共在谈判中屈服。
[27]这里讲的是绥远战役,见本卷第34页注[1]。
[28]上党战役,见本卷第35页注[8]。
[29]平汉战役,见本卷第38页注[1]。
[30]吴化文(一九○四——一九六二),山东掖县人。当时任国民党军第五路军总司令。
[31]胡宗南,当时任国民党军第一战区司令长官。
[32]指一九四五年十一月九日至十六日蒋介石在重庆主持召开的国民党军事会议,会议作出在六个月内击溃共产党军队,然后实行分区“围剿”的部署。
[33]指上党战役、绥远战役和邯郸战役。
[34]朱,指朱德。彭,指彭德怀(一八九八——一九七四),湖南湘潭人,当时任第十八集团军副总司令、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兼总参谋长。
[35]孙良诚(一八九三——一九五一),河北静海(今属天津市)人。当时任国民党军第二路军总指挥。
[36]张岚峰(一九○二——一九五二),河南柘城人。当时任国民党军第三路军总司令。
[37]刘汝明(一八九五——一九七五),河北献县人,当时任国民党军第五战区副司令长官。曹福林(一八九一——一九六四),河北景州(今景县)人,当时任国民党军第二集团军副总司令兼第五十五军军长。商震(一八八七——一九七八),浙江绍兴人,当时任国民党政府参军长。冯治安(一八九六——一九五四),河北故城人,当时任国民党军第六战区副司令长官兼第三十三集团军总司令。
[38]指国民党军第三十八军。一九四六年五月,该军副军长孔从洲在河南巩县率部起义。
[39]高树勋(一八九八——一九七二),河北盐山人。原任国民党军第十一战区副司令长官兼新八军军长,一九四五年十月三十日率该军及河北民军约万人起义。参见本卷第38页注[1]。
[40]白崇禧(一八九三——一九六六),广西临桂(今桂林)人。当时任国民党军事委员会副参谋总长。
[41]少奇,即刘少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