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一百一十章 霜冷长河5
“民众”,“政策改变”等比较中性的词汇点出其政治意图,且正因为口气平和而深寓锋芒,可见其不是一般的主笔,这样委婉顿挫的笔调谈衡阳之战,分析入理,让蒋介石几乎挑不出什么毛病来。但他又迅速扫视一眼,不对啊,这前一段大谈国际反映时摘引美英报刊的观点,并说美报呼吁把保卫边区的50万大军调去抗日,文中又提到美空军对衡阳战役的积极参与。

    老蒋突然想到美军观察组刚刚到延安。他立即从椅子上站起身来,在屋内来回急走。对,对哦,这篇社论就是这个背景,原来是说给美国人听的。社论的笔锋则是对着我的,也是对准美国人和民主人士的。我说共产党一点都不敢幸灾乐祸呢?这篇社论一定是出自毛泽东之手无疑。共产党是不是与美军观察组打得火热呢?政治改革,政治改革,从美国总统到史迪威,再到美国驻华大使馆的高思、包瑞德、谢伟思,哪一个不是在张口闭口喊政治改革。而这篇社论也谈起了“政治上的根本改革”,包瑞德这个家伙在延安到底与中共谈到了什么?他带去的是什么任务?史迪威要武装中共,中共能不欢迎?难怪这社论前边说对衡阳“人民虽然焦急万分,也无法自动去支援”。这是否意味着一种承诺?中共对美国的关系到底深入到了什么程度?!

    渐渐地社论反复提出的“要民众”,也让蒋介石闻出了另外的味道。次前蒋已经得到密报:中共参议院林祖涵正在民主党派的核心人物中提出:“反对一党专制,组织联合政府”的动议。怎么这篇文章只提出“要民众”呢?蒋介石心烦意乱起来。这个,是共产党的最大优势,共产党总是能抓住民众,拿到西方政治的天平上也是优势,没得说的。蒋介石深知这个。但这又是他最大的政治劣势,唉,以西方政治标准衡量也是劣势。

    国共之间最心照不宣的就是农村农民问题。这是最尖锐的对立,最根本性质的政治分歧。但却都不说,不争论。为时两年的国共关系谈判,只谈两党关系,边区问题,军队承认多少问题。但对势若水火的农村农民问题谁也不谈,玮莫如深,实际上也无法谈,无法讨论,国共间一切矛盾由此而生。抗日战争时期在农村社会关系上是否需要和实施民主改革,在抗日战争进行时,实行怎样的社会改革,这始终是国共间斗争的焦点。蒋主持的国民政府为了维护自身在农村的统治的社会基础,反对一切农村改革,而共产党则全力在进行农村的民主改革和政权建设。蒋介石看到共产党区域的迅速扩大,国民党游击区几乎丧失殆尽,共产党在这期间最大的发展就是取得了农村改革的成功,安照自己的政治主张改造了农村的社会基础。这一点对蒋来说是最具有震撼感的,共产党回把这种模式推向全国。这是蒋皆石最怕的,最嫉恨的,也是最无奈的。他认为共产党欺骗了民众跟他们走,特别是当美国人都欣赏中共这一点时,他又岂能容忍?!

    蒋介石的桌子上就有一篇看国的美国《时代周刊》的文章,其中写道:“国民党政权与农民之间并无联系,它是一个军人、地主的党,它通过一个保守的和缺乏想象力的官僚机构施行统治;它对土地改革,改善农民,或废除现存的封建主义什么也不做。因为这样做会打击它的重要支撑集团的权力基础;它不愿意解决农业问题从而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作为实行工业化的基础;它在国内没有能力创造一个坚实的政权基础。在这种政策下,国民党不可能解决中国国内的问题而走向民主,成为战后远东的稳定力量”。蒋介石曾派人去调查这名记者的背景,怎么讲的全是毛泽东文章里的话。美国人怎么会在这些问题上与毛泽东看法一致呢?前两日看到这篇文章时,心中狠狠地想:娘什匹!你美国就是典型的资本主义,你也说共产党那一套?你们还不知道其祸害之深之烈?为了打日本就不反共了?共产主义要在美国得了势,你们试试看?

    但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落日孤城简介 >落日孤城目录 > 第一百一十章 霜冷长河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