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十四章 骑兵的胜利——稷山大捷
军,只有两万不到,汉城附近不过一万,多是宣大、保定蓟镇、延绥遵化的部队,李如梅、李芳春、祖继训等辽东军还在赶来的路上。面对日军的虎狼之师,联军只有先行固守,才好伺机反攻。

    此时朝鲜军的精锐都被甩在了庆尚道,留在汉城附近的只有数千人,算上平安、黄海两道的勤王部队,也没超过一万人。他们战斗力有限,麻贵不敢把他们派往前线,只能将其分成两部分,一部分交给李元翼,通过鸟岭靠近清州地区,保护汉城侧翼;另外一部分交给柳成龙,负责把守汉城附近关隘津口与汉江上游。

    至于主战任务,还得靠明军自己。

    作为与李如松齐名的大将,麻贵知道如果等到敌人杀到汉城城下,一切都完了。但固守不是死守,不是龟缩在汉城等敌人悠哉游哉地过来。明军必须主动出击,及时遏制敌人的攻势,才能打乱其部署,给后续部队集结争取到足够时间。

    在十六世纪,全罗道连接忠清道与汉城只有一条坦途大道,即从全州一路往北,经公州至忠清道的天安,再向北至平泽、鸟山、水原,最终连接到汉城。天安位于这条枢纽大道的中间,地理位置非常重要。如果日军攻克天安,那明军的活动空间将被极大压缩,别无选择的麻贵只能在水原背靠汉江御敌。

    计议再三,麻贵派出了解生、牛伯英、杨登山、颇贵四员健将,连夜秘密南下,前往天安驻屯。他又觉得不放心,又派了摆赛带两千骑兵从后面接应,前往葛院、介川一线。

    解生、杨登山、颇贵、摆赛,三个蒙古人一个汉人,号称“宣大四将”,是麻贵的嫡系部队,这一次麻贵一口气全派出去了。

    把宣大四将撒出去之后,麻贵亲率明军主力,进军水原以为汉城屏护。他的思路非常清晰,要在汉城以南打一场运动防御战,在稷山、介川、水原之间设置多道防线,对日军进行层层阻截。

    作为配合,杨镐甚至还打算请李昖御驾亲征,也去水原鼓舞士气,这个建议吓得李昖抱着柱子死活不放手,最后只得作罢。

    就在明军心急火燎地南下时,日军也在心急火燎地北上。

    走在最前面的,是第三军团黑田长政。在左路与右路军全州会师以后,黑田担当北上先锋,一直追着陈愚衷屁股后面穷追猛打,一路占领了公州,渡过锦江,逼近天安。在壬辰战争初期,黑田没参加军中二宝的那场极速狂飙,走的正是从天安到水原这条路,这次也算是故地重游。

    最先抵达天安地区的,是明军。不过他们到了位于稷山山麓的金乌坪之后,就不走了,没急着进天安城。解生知道自己这点兵力不足以抵挡日军兵锋,与其在城内呆着,不如利用稷山的险要地形与敌周旋。这个决定,完全符合麻贵的动态防守策略。

    解生勘察了一圈地形,跟几位同僚一合计,觉得稷山是个适合打埋伏的地方,应该把战场选在这里。于是他们把位置摆在了素沙坪以北,将部队分成三协,左右两协分别埋伏在西山附近的柳浦、灵通,中间一协当大道而立。素沙坪以南是一条小河,叫弓溪,倭寇只能通过河上小桥通行,才能进入素沙坪。如果能派别动队把桥砸断,那就是瓮中捉鳖。实在是个打埋伏的好地方。

    这虽不符合兵力集中的原则,不过解生等人的兵力本来就十分有限,集中了也无大用,还不如分散以壮声势。

    明军刚摆完阵势,日本人就到了。

    九月初七清晨,黑田军出现在稷山南侧的全义馆,他对于天安小城毫不放在心上,扔给后队毛利秀元去解决,自己引军北上,先派遣了大将黑田图书助、栗山四郎右卫门和毛屋主水去稷山,带领两千人先期抵达素沙坪。

    这一千人都穿着白色军服,当道的明军士兵这么一看,还以为是从战场上溃退下来的朝鲜士兵,不以为意。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帝国最后的荣耀简介 >帝国最后的荣耀目录 > 第十四章 骑兵的胜利——稷山大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