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章
你知道经济学家是怎样研究经济的吗?
政治变革和社会变革构成了历史发展的每个环节。而这些变革有时来得非常突然,以至于人们当时来不及反应,比如突然撞机或者暴徒抢劫,只能靠事后去回味和总结。人们经常对发生的事情视而不见,直到无可挽回,他们没有意识到是否在硅谷的某个国库里或者研究室的某个桌子上有一份无人阅读的手稿,直到作者死后这份手稿才被发现。社会和制度对变革有种先天的排斥性,当变革不可阻挡时,它们会尽量削弱变革带来的负面影响。金融部门喜欢预测未来,政府愿意维持现状,普通百姓则乐于墨守成规。也许这就是人类的本性。

    在很多时候,人们愿意宣布一个新时代的到来或者一个新的范式的诞生,虽然时机往往还不够成熟,甚至有时候他们是错的或者是歇斯底里的。商业周期的终结、无风险的投资、宗教作用的减弱,都可能预示着时代的转折。人们有时也会坚守着旧的规则和理念,直到它已经表现出对新时代的极大不适应。一些传统经济学的规则已经经过了多年的实践,比如,民族国家是世界经济系统中最基本的经济单元、贸易应当维持进出口均衡等。新的经济体系也是在这些传统经济规则的基础上孕育而成的。

    很多因素作用在一起,导致了中国和美国在过去20年的时间里走向融合,而这一趋势却往往被人们忽略。因为中美两国的融合不是传统经济学理论可以解释的,人们对此始料未及。大多数人认为,中国和美国这两个主权国家之间应当是竞争关系,不可能真正融合。

    中美融合在2001年12月后才获得快速发展。由于缺乏早期的相关数据和理论,所以我们无法追溯中美两国融合的早期发展路径。美国的实力受到了恐怖主义的袭击和阿富汗、伊拉克两场战争的削弱,同时在制约朝鲜和伊朗的过程中,其发展速度也受到很大影响。欧盟与美国所面临的国际局势相似,除此之外,还要应对诸多繁杂的内部问题,比如土耳其加入欧盟的问题和对待东欧各国的态度问题。中国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国家,很多私营企业把中国视为最重要的增长市场。如果你是卡特彼勒公司或通用汽车公司的一名管理者,那么你会把中国作为公司发展的下一个巨大市场。

    2002年,美国互联网泡沫破灭,相关企业纷纷缩减开支、减少商品库存;电信部门在向光纤领域投入巨资后开始变得不景气;经济学家担心通货紧缩、消费者需求锐减和长期增长受到影响等不利因素出现。这时,中国成了全球经济的“救世主”,中国的加速发展令很多人刮目相看。

    很快,中国的发展吸引了全世界的目光,但也有人对中国长期发展的能力提出了质疑。中国的经济活动过多依赖于政府财政支出和低成本商品的出口。这是一种不可持续的发展状态,并不能为将来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在中国加速发展的同时,美国的经济开始复苏,但是这一轮的经济增长并没有像以往一样伴随着通货膨胀和工资上涨。美联储主席艾伦·格林斯潘对当时全球经济高增长、低利率、低通胀的现象感到非常迷茫。有些人对该现象进行了解释,认为造成这种反常现象的原因是中美两大经济体融合得更加紧密,而且这种融合是悄然发生的。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章

首页 >中美国·从激烈对抗到超级融合简介 >中美国·从激烈对抗到超级融合目录 > 你知道经济学家是怎样研究经济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