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二章 白银货币化的徽商起点
    白银在中国商帮形成的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最为淋漓尽致地体现在山西盐商被徽州盐商超越的历史进程中。

    1492年,叶淇在徽商的建言下发动了一场盐法变革,中国的商帮历史又掀开了新的一页。这次变革,无意间拉开了晋徽盐商上百年历史演变的序幕。这一序幕的源头当从1424年朱棣病逝说起。

    1424年,明朝货币史的拐点

    病逝前,朱棣正拖着疲惫至极的身体从北征途中返京城。逝前,他说了一句肺腑之言:“原吉爱我。”

    朱棣所说的“原吉”,就是明朝历史上有名的五朝老臣夏原吉,他以犯颜直谏著称。对于朱棣用兵,他并不赞同,因此被朱棣打入大牢。在明朝历史上,人们多看到夏原吉敢于直谏的一面,却鲜有人看到其在明朝白银本位化进程中所发挥的源头作用。

    就在朱棣去世的1424年,夏原吉官复户部尚书。他向新上任的仁宗皇帝朱高炽提出了放开银禁交易的建议。如果这一建议得到批准,这将是明朝货币史上的一场重大变革。

    明朝前期,纸钞的价值稳定,金银、铜钱、纸钞三种货币都可以在市场上流通。香港中文大学历史系张瑞威说,明朝时,中国的市场存在着两种货币系统,一种是作为日常买卖使用的铜钱和白银系统,一种是作为交税使用的纸钞系统。

    在银铜没有上升到交纳税赋功能之前,纸钞的作用就是交税,还包括应付关卡和作为政府的官俸。大明宝钞始印于1375年,从一开始就被明政府推到了本位货币的地位,这是仿效元朝的做法(从元世祖开始至1287年,元政府一直发行和使用纸币——至元宝钞,实行了全世界第一个纸币本位制度)。但大明宝钞贬值,民间重钱轻钞,明太祖不得不在1395年下令禁用铜钱,并限令军民、商人在半月之内,将所有铜钱收官,依数换钞,并下令“敢有私自行使及埋藏弃者,罪之”。

    1398年,因杭州诸郡不论货物贵贱,一概以金银定价,“钞法阻滞,公私病之”,明政府再次颁布禁止以金银交易的命令。为增加纸钞的政府信用和减少官方对粮食的需求,1402年明朝最高级官员的官俸六成为粮食,最低级的官员只收到两成,其他官俸则发放纸钞。后来,在都督府和都指挥使司、各省和诸王的封地完全领取稻米作为薪俸的官员,也部分接受了纸钞。

    1405年7月,郑和第一次率队下西洋。在下西洋之初,明政府大量使用纸钞作为交换货币,但伴随着纸钞贬值,外国使团不再收取纸币作为官方交换物,明政府不得不在1408年开铸永乐通宝,且做工精良。同年,明政府以强硬的姿态再次申明严禁金银交易,“犯者准奸恶论”,即处以死刑。第二年,明政府“又差官于浙江、江西、广东、福建四布政司铸永乐通宝钱”。

    在之后相当长的时间内,明政府对铜钱的政策泾渭分明:在对外贸易中可以使用,但在国内禁止。铜钱与兵器、丝绸、陶瓷、黄历以及儒家伦理经典、六经、诗词传记、医学针灸等著作一道,被郑和船队带到西洋广加赠赏,交换贡品。

    当国内收藏界还惊诧于永乐通宝钱币在国内出土为数不多,甚至在许多明清时期的窖藏钱币中也不见一枚时,在南海和海外却有大宗的发现。从日后印度尼西亚、日本、越南等国及南海出土了大批永乐通宝钱币的情形来看,郑和下西洋的历史,堪称是中国货币在亚非大陆的推广史。明朝在当时的世界地位,决定了明朝铜钱与其前代的铜钱一样,在600年前是亚非贸易尤其是东南亚贸易的硬通货。也可以说,郑和下西洋客观上是近现代中国货币走向亚非的最后一次大规模的官方推广。

    明政府纸钞购买信用力的下降,加速了铜钱的铸造和外流。作为纸钞、铜钱强劲对立物的白银,最终伴随纸钞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中国商帮600年简介 >中国商帮600年目录 > 第二章 白银货币化的徽商起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