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十三章 上海买办,香山制造
    伴随着上海的崛起,从广东输往上海的,最惹眼的不再是货物,而是一群叫“买办”的活生生的人。

    上海开埠前,广东人贩卖到上海的货物,以砂糖为大宗,红木、香料、染料(苏木)也不少。当时中国的食糖集散中心就在浙江嘉兴乍浦。

    从广东到上海的商船被称为“估船”,一个月能往返一趟,上海商人则用“沙船”把本地棉花、布匹运往广东,其次是陶瓷、茶叶。据统计,鸦片战争前,上海每年从闽粤运进糖约50万担,染料和物品12万担,运往闽粤的棉花、茶、丝等物在20万~30万担。糖的价值,达数百万两银子,是一种大宗交易。沪粤间的棉糖对流,是这两个区域间的传统贸易内容,一直持续到清末。

    在晚清四大买办中,除席正甫(1838~1904)是江苏人外,其他三人——唐廷枢(1932~1892)、徐润(1838~1911)、郑观应(1842~1921)都来自广东香山,他们成为这个时代最具亮点的买办。

    为什么是香山?

    在历史上很长一段时间内,香山与包围它的伶仃洋一样默默无闻。直到南宋,香山才有了县的名分,它的管辖范围就包括现在的中山市与澳门特别行政区的全部。

    宋末文天祥一首《过零丁洋》为后人传诵,伶仃洋(即零丁洋)之名才为世人所知。到明朝时,香山依旧“其地最狭,其民最贫”。16世纪中期葡萄牙人租占澳门之后,香山成为中西文化交汇的前沿之地。

    为什么中国早期的买办大多数来自香山?可以说,一部葡萄牙的殖民澳门史,就是香山多出买办的最大注解。香山人从什么时候开始充任中外贸易中的买办,目前还没有定论,但葡萄牙是最早试图与中国通商的殖民国家,却是不争的事实。

    1473年,当明孝宗器重的大臣刘大夏和项忠建议废止下西洋、拆散舰队、焚毁郑和航海档案时,葡萄牙人的航海活动方兴未艾。

    1415年,葡萄牙人在北非摩洛哥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殖民据点,揭开了近代殖民主义的序幕,接着西班牙、法国、英国、荷兰、丹麦、瑞典等国家也开始了全球性的殖民活动。

    之后,葡萄牙出现了一位伟大的王子亨利。他一心一意地投身于航海事业,不仅远离了豪华舒适的宫廷,而且放弃家庭生活,终身未娶。他创立了航海学校和天文台,让葡萄牙的航海事业蓬勃发展。

    1498年,葡萄牙航海家达·迦马成为从欧洲绕好望角到印度航海路线的开拓者,实现了欧洲人梦寐以求直接到达印度的愿望,开辟了欧洲至亚洲的新航线。

    在1502~1524年,达·伽马又两次到达印度,后一次被葡萄牙政府任命为印度总督。达·伽马通航印度,促进了欧亚贸易的发展。在1869年苏伊士运河通航前,欧洲对印度洋沿岸各国和中国的贸易,主要通过这条航路进行。这条航路的通航也是葡萄牙和欧洲其他国家在亚洲从事殖民活动的主要条件。

    1509年,葡萄牙舰队在印度洋上打败阿拉伯人,终结了阿拉伯人对印度洋、红海和波斯湾的控制。至此,葡萄牙人完全掌握了印度洋的海上霸权。1511年,葡萄牙人占领马六甲,垄断了印度洋和西太平洋的海上贸易。

    1514年,葡萄牙人第一艘航船来到广东屯门岛,与当地商人贸易,获厚利而回。之后,葡萄牙人就以马六甲(1511年已为其占领)为基地,多次派船队到广东沿海活动。当他们得知中国的“贡舶贸易”都是薄来厚走后,也想挤进这一行列,但当时没有葡萄牙进贡的先例,所以广州官府就不允许他们这样做。他们就擅自在屯门岛盖起房子,并不时“剽劫行旅”和拐卖人口,激起了广东军民的愤怒。1521年葡萄牙人被逐出屯门,之后一再碰壁,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中国商帮600年简介 >中国商帮600年目录 > 第十三章 上海买办,香山制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