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宁波实业金融家们
上,又有南市和北市之分。地缘、乡缘、业缘和友情等各种关系交织在一起,使得钱业股东之间、经理之间以及股东与经理之间的关系非常复杂微妙。
在1910年的上海金融风暴中,华俄道胜银行买办席锡蕃(席嘏卿儿子)、茂和洋行买办陈逸清等持有大量股票,使洞庭山派钱业大受打击,一致倒闭,但苏帮程家在上海滩的地位仍很牢固。
1917年,上海南北两市钱行组成上海钱业公会,拟订章程及业规,朱五楼(湖州人)被选为会长,秦润卿(慈溪人)、魏福昌(余姚人)当选为副会长,一同主持工作。尽管都是浙江人,但从股东派别看,前三任会长朱五楼和秦润卿二人皆执业于苏州程家钱庄。朱五楼在第二任会长期间常因病出缺,提议委托秦润卿代理会长职务,朱五楼的嘱托得到上海钱业界的一致赞同,后来秦润卿的表现也充分证明了朱五楼的慧眼,同时也保证了苏州程家钱庄在上海钱业公会领导层中的稳固地位。
尽管当时的绍兴帮魏福昌、王鞠如先后担任过第一、二届副会长,但他们代表的是宁波镇海方家。镇海方家安裕庄,长期由绍兴王尧臣、王鞠如父子及徐长椿经营。
从经理的派别看,初期公会领导人主要是宁波帮和绍兴帮。其中,宁波帮占主导地位。尽管绍兴帮钱庄势力后来居上,但一直没有改变宁波帮长期掌握公会会长之职的状况。《上海钱庄史料》记载说:“1921年上海有钱庄69家,其中绍兴帮占38家,绍兴帮田祈原在第三、四届均当选为唯一的副会长,并于1924年当选为会长。”
1921年,田祈原卷入“信交风潮”,让绍兴帮声誉受到了一定影响。因卓越的领导才能和稳健的作风,秦润卿再次在钱业公会长期担任领导职务。1924~1935年的4届会长,均由秦润卿担任。期间,1929年,秦润卿与王伯元、李馥荪等接办天津中国垦业银行,将该行迁至上海,秦润卿任董事长兼总经理。1931年,钱业公会改组为上海市钱业同业公会,选举产生执行委员15人,秦润卿、胡熙生(余姚人)、俞佐庭(宁波镇海人)、裴云卿(上虞人)、严均安5人被选为常务委员。1933年任期届满进行改选,秦润卿虽辞去福源钱庄经理之职,但仍任公会主席。
1933年上海有钱庄72家,其中绍兴帮占37家。在1936年上海55家钱庄的经理中,来自绍兴帮的最多达27人,宁波帮16人,苏州洞庭帮7人,上海本地帮3人,镇江帮2人。之前一年的选举中,何衷筱(绍兴上虞人)任第十届主席,第十一届主席为邵燕山(绍兴诸暨人)。1946年2月,上海市钱业同业公会改组为上海市钱商业同业公会,此后两届的会长都由宁波镇海人沈日新担任。
1935年,上海再次发生银钱业风波。这次风波表明,钱庄不再拥有在上海开埠初期的优势,而处理善后事宜的“上海钱业监理委员会”的成立,更表明钱庄已不得不接受官僚资本的控制与监督。钱庄不再是商业贸易赖以进行资金划拨清算的所在。也就是在这时,绍兴帮取代宁波帮占据了钱业的头把交椅。
宁波人在钱业中的优势也在此前后逐渐转移至银行业中,而钱庄处于银行的从属地位。1934年浙江兴业银行的调查报告说:“全国商业资本以上海居首位,上海商业资本以银行居首位,银行资本以宁波人居首位。”上海的银行资本为2.421亿元,与宁波人有关的银行资本为1.968亿元,占上海的银行总资本的80%以上。同年,上海共有丝厂97家。在已知经营者籍贯的90家中,浙江人经营的达58家,占64.4%。
至1935年,中国国内共有147家民族银行。其中,由中央和地方当局开设的有47家。在剩下的100家商业银行中,11家由宁波人独资经营,13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