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WTO与强国梦”讨论中脱颖而出
海闻一直行事低调,从不张扬自己。2000年他在人民网的“强国论坛”就中国入世问题与网友真诚交流,是近年来少有的在媒介抛头露面。也正是这次公众对话,使海闻的知名度突破了学术圈,在公众领域刮起了“海闻旋风”。
海闻是国内公认的tO问题专家,由于他回国前在美国从事国际经济学理论研究,并没有直接接触中国加入世贸的事情,但是他在外围的沟通和说服工作做得十分仔细,影响了很多人。
1995年他参加国内一个世贸研讨会的时候,还是当时澳大利亚国立大学经济学院院长邀请了他。当时的海闻在国内远没有现在的知名度,整个会议他都坐在旁听席静听。在会上,外国学者一直向中国游说开放的种种好处,然而中方学者不停地强调中国是发展中国家。当时海闻觉得很遗憾,因为大家始终没有真正沟通。
后来海闻出席了一个国际性的谈判会议,在会上他问美国的首席谈判代表:发展中国家是怎么回事?对方说:我们从来没有认为中国不是发展中国家,但中国是大国,在国际贸易中,大国可以影响国际价格,所以不能适用一般发展中国家的条件。海闻想,这种沟通上的障碍本来是可以避免的。后来他在很多的国际研讨会上,都向外方解释中国的意图。他说,要别人听得懂,重要的不仅是会英语,还要知道别人的立场和逻辑,要知道别人的顾虑是什么。
1997年,美国经济顾问委员会访华时到北大中国经济研究中心,海闻直接问他们最担心中国什么。美国客人告诉海闻,美国担心中国的改革方向是不是会继续朝市场经济进行下去;中国的国有企业会不会在中国加入世贸后,因为特殊的身份在国际市场进行不平等的竞争等等。海闻告诉美国的客人,中国要加入世贸组织,就是因为中国有建设市场经济的决心,而且中国也是把加入世贸组织当成是促进中国市场经济建设的重要举措来看的,中国只会继续改革。同时,他也告诉美国的客人,如果中国开放得太快,会有众多的复杂问题难以解决,对中国的改革只会适得其反,从而造成经济社会的各种震荡。
1999年朱镕基访美,中美关于中国入世的协议仍没有签订。当时海闻教授正在美国几所大学参加中国加入tO的研讨会,恰巧跟踪了整个过程。海闻看到,朱镕基在访美期间跟很多美国人做了很好的沟通,没达成协议完全是美国的原因。他看到,美国有很多利益集团,共和党完全撇开经济上的考虑,搞出什么献金案、间谍案,一定要把克林顿跟中国联系在一块,把他描绘成出卖美国利益的总统;而民主党则是考虑政治上的压力,因为当时美国国内的媒体反华情绪非常大。
有一天,海闻和美国财政部长鲁宾一起共进早餐,海闻问鲁宾:朱总理访美时,为什么你不同意和中国签协议?鲁宾说,他其实是支持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因为这对中美确实都有好处,但他觉得当时的情况下签协议政治色彩太浓,所以只能推到后来,但他也没想到会发生轰炸使馆的事情。
中国驻南斯拉夫使馆被炸引发了国内积蓄已久的反美情绪,那时海闻教授在全国一片伐美声中,搞讲座,写文章,希望能够通过舆论给国内的人们澄清思想。直到1999年11月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中美双边协议正式签订后,海闻仍在做这种耐心的说服工作。人民网的“强国论坛”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找上海闻的。
海闻在这个主题为“tO与强国梦”的讨论中,以自己的亲身经历抒发了深怀已久的强国梦,分析中国入世可能遇到的挑战和带来的各种机遇,指出入世是中国追求强国梦的必由之路,从而慢慢排除了沉积在网民心中的种种忧虑。这次讨论在网民中产生很大的影响,至今余音袅袅。据称还有一位高层经济官员把这次讨论稿下载,分发给相关部门,作为有价值的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