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化”带来的社会后果,吁请政策制定慎之又慎
陆建华被称为中国社会学界“四大金刚”之一,对于这个说法他从不作评说。但他心里知道,如果说自己真如“金刚”一般,那么他希望整个社会学界“金刚”越多越好。他曾用“有理、有效、有勇气”向别人陈述自己的治学和做人态度。他认为,作为社会现象、社会问题的研究者,必须具备扎实的理论功底,在学理的层面上对大量的资料进行科学的、综合的分析,进而提出经得起时间考验的、对推动社会进步“有效”的建设性意见,在基本的理论框架内“有勇气”进行创新。这段话可视为他对社会学家责任心的理解。
陆建华有一篇很著名的文章叫《中国社会的前景》,研究了中国社会在改变进程中出现的不和谐,并开宗明义地发出政策创新的呼吁,引起中国高层的重视。
在变革时期的中国社会,公共政策的选择是一个充满争议的过程,因为在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的发展不但在结果上付出了沉重的社会代价,而且这种社会代价被有意无意地认为是必然的,如工业发展带来的环境污染,“三资”企业中劳动权益的保护导致短期内投资环境的恶化,腐败现象弥补了市场体制建立之前所存在的各种规范空缺、助长了权钱交易的实现等。
陆建华发现,中国社会问题的产生及演变的过程,总有十分强大的经济发展驱动力在起作用,而这些社会问题的出现和严重化,总是与某些政策导向有关系。但是人们并没有对此引起足够的重视,甚至认为经济问题最后还是靠经济来解决。陆建华称这是一种典型的理想思维模式。因为那些社会问题并不是经济发展中出现的问题,而是在经济社会变动过程中出现的,是由于社会结构关系与社会运行机制出现不和谐才会导致的。而陆建华看到,相关领域的政策选择在结果上既没有预防这些现象的产生,也没有有效地控制住这些现象及其变种的蔓延。
陆建华想到他在重庆任职时看到的一个现象。有一天夜晚,他陪同一个从北京来的朋友游览重庆的夜景。他们来到了豪华气派的解放碑广场,高大的建筑、彩色的地砖、眩目的霓虹灯,一切都是那么的考究。离广场不远处是一个新开的啤酒城,美女如云,人头攒动,一片喧闹。然而就在广场的边上,一群拿着木棍绳子的“棒棒军”满脸愁容,用一种迷惘的眼神打量着行人,期待生意。这种对比强烈的画面一直印在陆建华的脑海里。他当时对同行的朋友发出这样的感慨:“你看到了吧,这就是重庆,反差极大。咱们走出不到50米,这儿的房子已经是破破烂烂了,这儿的人所关心的问题和里面的人一定不同。你可以修一个现代化的超豪华的解放碑广场,然后说21世纪看重庆!追求轰动效应很容易,可这能解决什么问题呢?一个国家即便可以宣布实现现代化,但不等于所有的地方都实现了现代化。我所在的区也是一样,迫切需要发展。小平南巡之后,我们区顶着压力修了一条路,现在没人说这条路不好。人们急切地希望通过大开放大开发来提气,规划都很壮观很恢宏。但光有路不够,关键是路后面有没有可以支撑它继续发展的体系和结构。重庆也是这样,修一个解放碑广场,真是很气派,但是整个经济没有活力,这个东西就是虚的,发展水平上不去,老百姓的心气就没有了。”
也是在重庆,陆建华去看过一个县,有一个2000万元的项目,可因为产品与市场不对路,项目刚建好就宣布废弃了。后来一个港商看中了那块地,就把机器当废品似的拆掉卖掉,一点价值也没有。2000万元就这么打水漂了,谁也没有负这笔钱的责任。当时陆建华想,如果一个企业家对市场预测不准,他的代价是他的企业资产;而政府官员做错了,他个人又会付出什么代价呢?
这就是政府制度制定过程中的缺陷,是经济变革过程中公共政策运作所呈现的不和谐。
陆建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