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总统不忘前清,宰相依旧入阁
举。quot;
在今日的宴会上,杨度是比较消沉的,他下定决心,像当年徐庶进曹营一样,一言不发。有化么好说的呢?民国了,杨度认为一切都不维新的维新了,他心向了袁项城,倾其全力,要实现一片新天地。他无意与袁平分秋色,他只决心做一个辅佐袁的好quot;内助quot;--当一名有作有为,又不显山不露水的quot;宰相quot;。许多时来,他在中南海也没以宰相自居。不想,袁世凯当了正式大总统之后,宰相这一缺并没有青睐他,而是三邀四请要托付给大清王朝的内阁协理大臣。杨度心灰意冷了。若非十分不得己,他真不来参加这样的宴会。他本来想,这次宴会的结果是:袁世凯在大庭广众之下拖也把徐世昌拖出来,按也得按到quot;国务卿quot;的位子上;而徐世昌,一定是半推半就,造成一种无可变更的事实。现在,袁世凯是初衷不改,恳请再三,那个徐卜五,却真的不愿出山。尤其在他明明白白地朗诵出朱敦儒的《鹧鸪天西都行》之后。他心上的一块沉沉石头总算落了地。朱敦儒,字希真,南宋绍兴进士,为秘书省正字,擢兵部郎中,迁两浙东西路提点刑狱。靖康之难,他离开官场,过起遁世隐居的生活,再不出仕。徐世昌借他的词句,显系有效法之意。杨度终于端起杯,来到徐世昌面前,恭恭敬敬地敬了他一杯。
和杨度同病同态的,是政治会议议长李经羲。这个曾经领衔奏请朝廷立宪和召开国会的原云贵总督,此番出任政治会议议长便打定主意夺quot;相quot;位。李经羲的政治会议确实为袁总统的立法立下了汗马功劳。就在李翘首以待相位时,他也发现了袁世凯青睐的不是他,而是徐世昌......
在杨度敬完酒之外,李经羲满面笑容走向徐世昌。
天下事无不是奇妙的,杨、李二位的良苦用心都是无法获得良好结果的。因为他们并没有窥测出大总统的良苦用心--
英国人朱尔典的quot;肺腑相劝quot;,侍女秋艳的quot;亲眼目睹quot;,已经大大地动摇了袁世凯的quot;共和quot;之心,他左思右想,认定quot;中国是不宜实行共和quot;的,还是君主好。就在他一手捧着quot;共和quot;、一手捧着quot;君主quot;在等量之际,他的原籍河南项城祖坟看守人韩诚来了。一个老态龙钟的庄稼汉,背着一块长方形的石板,说是来给quot;送宝quot;的。老汉被引到袁世凯面前,双膝跪倒,连声quot;报喜!quot;袁世凯慌忙拉起他.说:quot;老人家免了免了,大老远来了,身子骨还好吗?quot;
quot;好,好,quot;老人爬起来,说:quot;托袁家祖上的福,好着呢!quot;quot;这么远的路,老人家还背块石板......quot;
老汉神兮兮地说:quot;正为这事,才专门跑来。不瞒东家老爷说,这事只有东家老爷你才能批解得开,别人谁也没有这能耐。quot;
quot;啥事呀?看老人家神的。quot;
quot;神事、神事!quot;韩诚拉起衣袖,揉了一把额角涔出的汗水,说:quot;东家老爷,你说奇事不奇事,老太爷仙居旁边长出一棵紫藤树,几年间就丈多高。奇就奇在通身上下像一条盘龙,头像龙头,尾像龙尾,人工做也做不那样像!你说奇不!quot;
quot;真有其事?quot;袁世凯又惊又喜。
quot;还有呢,quot;韩诚说:quot;老太爷的墓边上,常常红光四射。有一 天。我被红光耀醒了,爬起来一打量,嘿!红光像大扫帚一般,直往上喷花,耀得半天通红。我越想越觉奇。第二天,我就在墓边仔细寻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