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四十八讲 殊途同归
,曹操就不可避免地要被人画成一张大白脸了,所以曹丕称帝之日即是曹魏灭亡之时,以后的司马代魏那不过是履行一个手续,为已经变成士族地主阶级的政权再来一次加冕仪式,这是曹魏。

    画外音:自从汉天子被曹操迎奉到许都之后,汉朝廷被曹操一步步掏空,公元218年,曹操被册封为魏公,他的魏王政府成为事实上新朝廷,但是曹操在当不当皇帝这个问题上面对象孔融、荀彧等士族或明或暗的反对,必里还是很矛盾的,事实上曹操最终并没有称帝,而称霸江东的孙权却于公元229年称帝了,难道孙权不知道士族的厉害吗?孙权的建国道路又是怎样的呢?

    如果说曹操是借东汉的房子搞装修,那么孙权呢?孙权是在帝国大厦里面有一个套房,江东嘛,名义上还是东汉帝国的,孙权没有产权证。刘备呢?对不起,套房也没有,借别人的房子住,那么他们怎么成功了呢?前有车后有辙,看曹操啊。曹操给他们提供了正反两个方面的经验,曹操提供的正面经验是士族阶级并不可怕,可以战胜的,曹操提供的反面经验是士族阶级力量很大,不能硬来。所以曹操说是逆流而上,孙权是顺势而为,而刘备是绕道而行,怎么讲?孙权顺势而为,什么叫顺势而为?就是江东化,既然这个天下总归是士族的,我这个地方就先给它算了,所以孙权的道路我称之为“本土化生存”,就是孙权的哥哥孙策打回江东的时候,他依靠的力量主要是淮泗将领和流亡北士,就是都不是江东人,他是靠那些非江东人,也非江东士族的一些人建立起来的政权,他早期依靠的主要是周瑜、张昭,周瑜是淮泗将领的代表。

    张昭是流亡北士的代表,那么这些人在江东没有根基,没有势力,可以放心地使用,那所以孙权的前期你看他的君臣关系是比较和睦和谐的,因为这些人可以放心啊,但问题在于这些人是外来的他没有根基,孙吴要在江东扎根你必须依靠本土士族,也就是你必须江东化,所以孙权到中后期就逐步把权力交到江东士族的手上,比如说顾雍为丞相,陆逊为统帅,那四大家族的顾、陆两家分了文武大权,而且江东士族的子弟进入孙权的幕府和政府的数以千以,这样一个状态,我们可以总结为四个字“吴人治吴”,吴人治吴就是江东化就是本土化,这样一来江东士族和孙吴政权就成为了一个利益共同体,一损俱损,一荣俱荣。因此当外来的军事力量要来对付东江的时候,江东士族挺身而出,它不仅是保卫孙权,它也是保卫自己啊,要知道中国人的家族地方观念是很强的,保家卫国是两个概念合成一个概念。但是任何方案都是双刃剑,任何事物都有正反两面,孙权的江东化、本土化,本土化生存保证了他这个政权的存在,同时也造成了另一个问题,就是孙权本人的内心分裂,因为这种江东化他本人不代表江东士族,他对江东士族是无可柰何的依靠,他并不相信啊。所以他在晚年疑神疑鬼,刚愎自用,行事乖张,内心分裂嘛,结果弄到什么呢?结果他用刑严峻,吴国上下言路不通,大家都不能说话,都不提意见,都不讲真话,这样的国家岂有不亡之理啊,何况江东士族也不是中原士族的对手啊,当天下大部分归了晋以后,它怎么对抗得了,所以吴国也要灭亡。

    画外音:通过易中天先生的分析,可以看出为了建国,孙权只得吸取曹操与士族阶级矛盾的教训,他顺势而为采取了吴人治吴的办法,把孙吴的命运与江东士族的命运紧紧地捆绑在一起,孙权这样才在汉末群雄中获得了一席之地,如果说孙权靠父兄打下的基业在汉帝国大厦还算有一套房子住,那么刘备是连房子也没有的,都是借别人的住,那么刘备建国道路又是怎样的呢?

    那么蜀国呢?我前面讲曹魏是非和平演变或者说曹魏是非和平过渡,孙吴是本土化生存,那么蜀汉我就称之为“计划外单列”。因为历史原本没有它的计划,我前面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易中天品三国简介 >易中天品三国目录 > 第四十八讲 殊途同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