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学生手心的故事,要他好好读书。在父亲看来,不读四书五经不能立身做人,不会写毛笔字不算是读书人。在七到八岁的时候,父亲每天晚上手里拿着一本线装书,一句一句地教他读《增广贤文》,、《三子经》、等等。读到“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时候,他还要美滋滋的解释一番。“为什么读书高,就是读书人明礼仪,懂道理。以理服人是高人,以力服人是下人。”
“孔夫子说,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你是要当个劳力者还是劳心者?”
悟么懂人周建明懵懵懂懂,管他什么是“劳心者”“劳力者”,张口就说要当劳力者。因为和小伙伴一起摔跤打架,常常是力气大的占便宜。
还没等他反映过来,父亲一脸沮丧,一个中指敲到他的额头上,“好一个没出息的东西。”
周建明当时怎么也不明白父亲为什么因这点小事动肝火,到他成人之后才领悟了这番苦心。
也许是读了些书,父亲有些自负。他虽然在日常的生产生活中,在生产队的集体劳动中常常吃亏,也常常气愤不已。他认为他的同代人因为没有文化,同他们讲不清道理。人分三六九等,他同他们不在一个等级上。他把这些积怨埋在心里,全身心倾注到儿子的身上,当他看见周建明同龄的小孩大多不上学时,他有几分得意。认为这就是见识与见识的不同,是读书和不读书的差别。希望他能尽快成人,希望他将来能释放自己积攥多年的郁闷。他甚至希望周建明长大后,能在生产队里当上个会计。那时的会计和生产队长是掌握农民命运的人物。他们联手,决定每一年的分配,决定每一个劳动力的工分,决定能借钱给张三而不给李四,决定能不能给你出证明到供销社买到凭票供应的各种紧俏副食品。总而言之,周建明的父亲是下了决心要把他培养成人。但是,人算不如天算,周建明长身体的时候,是三年困难时期,长知识的时候知识是最反动的时候。劳动是课堂,“语录”是课本,工人农民是老师。也该命运注定,皇天不负苦心人。一个右派教师一堆破烂把周建明推进了高等学府。“文革”中,公社中学一个右派教师下放在村里,住在周建明家。那天,周建明的父亲要到镇上去,老师请他顺便把他一个纸箱子带来。不巧的是,父亲错把老师准备要上交的一箱子书一起带来了。既然拿来了,就不必送回去了,正好我儿子没书读,父亲说。这使周建明一下掉进了一个知识的海洋。、《青春之歌》、、、《安娜、卡列尼娜》、——,一大批古今中外的文学作品,吸引了一个孩子的好奇,同时也大大开阔了他的眼界。周建明一边大量地读书,一边请老师给他讲文学,讲中国历史。两三年的时间里,他淌漾在文学的海洋,读了大量的文学作品,算是在一个文化沙漠中找到了一眼清泉。1978年,右派老师落实政策,摘了右派帽子,一高兴把什么都丢在周建明家,只身回广东老家去了。临行前,叮嘱周建明一定要参加今年高考,报考文史类专业。果然,这年周建明录取在武汉大学中文系。父亲一方面为儿子的出息气顺了,同时又因为供儿子读书,背更弯了。他没看到儿子衣锦还乡,就离开了人世。毕业的时候,正逢是县委组织部打灯笼为县政府办公室找“笔杆子”。从毕业生中找到了一个名牌大学中文系毕业生,组织部也算是可以向县长交差了。
在人生的道路上,周建明现在面临着重要抉择。他要有个家,她想向萧琴表达爱。萧琴是怎么想的?她爱我吗?她的父母能同意把女儿嫁给一个孤儿吗?能同意把自己的宝贝女儿许配给一个大八岁的男人吗?脑子里一大堆疑问,一肚子无处诉说的话。他羡慕那些躺在父母怀里撒娇的同龄人,羡慕他们有父母无微不致的关爱和体贴,他们无忧无虑,父母帮他们安排好了一切。周建明这时是多么需要父母的呵护和关爱。那段时间,他心事重重,日见消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