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济发展的事,更不做与县委县政府唱反调的事。如果……”
林一达停了下,扫了眼会场,道:“如果在这个重大问题上,我们的干部违反原则,违反组织纪律,县委将严肃处理,决不姑息。”
会场里静极了。杜光辉甚至能听见一些人的叹息声。这年头,什么事都可以摊上,但是事故千万别摊上。特别是出人命的事故,一旦摊上了,接着来的是什么,大家心里都清楚。也许明天,各级的调查组就会涌到桐山,各新闻媒体的记者就会出现在桐山的大街小巷,各报纸和电视台的新闻关注栏目就会不断地闪出桐山这个地名,同时连接着死亡26人的矿难。桐山,这个江南省并不富裕的山区小县,一夜之间,“声名鹊起”了。
杜光辉也为林山矿的事伤神着,甚至他有些自责。在抗洪前的安全检查中,是李长副书记到林山矿的。杜光辉因为有别的事,没有去。也许他去了,可能……当然,也许他去了,事情也还是照样要出来。即使这次不出,下次还是跑不了的。杜光辉在自责之余,私下里觉得林山矿的出事,对桐山也许是个好事。一个活生生的例子,也应该能让某些些的神经再绷回来些了。
省市联合调查组很快就到了。林一达、琚书怀一直陪同着。杜光辉从省城安顿好凡凡,也赶了过来。一看,杜光辉心里有了些底了。调查组带队的,竟然是他的一位中学同学。姓刘,叫刘安。上学时,同学们都称他刘二耷拉。不过,杜光辉已经有很多年没见过这个同学了。一见面,两个人都愣了下,随即就惊讶起来。刘安说:“早听说你在省委宣传部,这次才碰上了。”
“你啊,我怎么一直没见着过你?”杜光辉道。
刘安笑着,“我上个月刚从部队转业到地方上。现在在省政府办公厅。”
旁边跟着刘安的人补充说:“刘主任在部队是副师,现在是厅里的副主任。”
“啊,厉害!”杜光辉想,这个中学时候的二耷拉,现在竟然也混出了个不小的模样了。
林一达看着杜光辉和刘安的亲热,本来一直黑着的脸,开始有了些笑意。熟人好办事,尤其在官场,熟人之间能把事情说得透些,能把结果处理得更妥当些,也能把事情的影响在尽可能的范围里,掩饰得更加微妙些。调查组是刘安带队,安全局的蒋局长其实也还得看着刘安的脸色。按照规定,县里是不能把人陪同的。可是杜光辉是个例外。一来杜光辉是刘安副主任的同学,二来杜光辉又是从省委宣传部下派对挂职的,与正宗的桐山干部还有区别。正是基于这两点理由,杜光辉成了调查组与县委之间的一座桥梁。这会儿,林一达似乎看出了杜光辉的重要。林一达把杜光辉拉到门外,说:“光辉书记,这件事的分寸就完全靠你了。需要什么,尽管说。而且情况你也了解,关键是要让他们知道,林山矿的出事,主要是客观原因,是人力不可抗拒的。至于管理上,虽然还有一些不足,但总体上是好的,至少不是造成事故的主要原因。”
“这个我知道。不过,主要还是看他们的调查。”杜光辉说着,刘安出来喊他,刘安说:“林书记,从今天起,我们调查组就要独立工作。除了光辉同志,你们就不要再陪同了。有什么情况,我们,还有蒋局长会及时同你们沟通的。”
“那好,那好!我们随时听候调查组的安排。”林一达临走时,向杜光辉笑了下,这意思很明显,这里就交给你了。换一句话说,不仅仅是将这里交给了杜光辉,而是将湖东的一班干部,甚至包括林一达在内,将这些人物的命运交给了杜光辉。这一笑,让杜光辉一下子感到了沉重。当初矿难刚刚发生时,叶主任打电话告诉他。他就在电话里强调要立即上报,不能隐瞒。可是,县委最后定了,先抢救,再上报。林一达当时的考虑,现在杜光辉想来,是有双重意义的。先抢救,看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