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体制。我们的房价全省最低,老百姓得的实惠也是全省最多的。”
程一路插话问道:“什么叫与政府利益共享?”
这老总一下子懵了,好在王浩马上接过了话头,“所谓的利益共享,这个说法是不太确切的。应该是房地产开发,三方分皁。政府获得了税收,房地产企业获得了利润,老百姓获得了实惠。”
这个解释近乎完美。程一路笑了下,说:“如果房地产开发真正都能做到这三方分皁,那么就很成功也很健康了。值得推广!”
开会之间,程一路注意到有一位房地产企业老总一直坐在角落里,注视着他而不发言。王浩和谢德志的态度,似乎也不在这个人身上。程一路就直接点名了,让他来说说。结果,这人一说,程一路听出来了,他是个外地人,口音很南方。
“既然叫我说,我就说啦。我说点不好听的啦,不对的,谙理解。我觉得西江的房地产开发,有两个问题,一是泡沫很大,虚数很多,造成了大量房产空置;二是在房产开发中,黑洞很多的啦。地价自由度高,造成了开发本身的不公平。”这人说着,补充了下,“我是大鹏房地产的总经理,姓朱。”
“你说的这种不公平,具体是指?”程一路引导性地问了句。朱总正要回答,王浩咳了一声。朱总停了下,还是道:“比如我们这有家房地产企业,通过你们所说的政府置换,将一块国有空地聿到了手,说是部分开发商品房,部分解决职工安置。结果呢?地价是四十万。我们卖地可是一百四十万的啦,这公平吗?”
程一路想终于到了点子上了,看来举报信说的是事实。但是,在这个会上,这个问题是不宜于展开的。他就记下了大鹏房产和朱,然后把话题转到了房地产开发的国家政策扶持上。王浩也松了口气,而那位姓朱的老总,坐了会,却悄悄地走了。
晚上,西江市委设宴,招待程一路秘书长和调查组一行。王浩说:“一路秘书长是要为我们的房地产开发多鼓与呼啊!特别是现在这种財政体制之下,各级政府最大的税源,不是工业,而是土地。有了地,就有了来源,就有了保证。哪个地方不是靠地在过日子?西江因为这几年人亊的变动,加上地处山区,对土地资源的意识不是很强,我们是没有抢到掘到第一桶金哪?可是,我们也不能太落后了,一路秘书长,是吧?”
程一路笑笑,他在市里呆了那么多年,当然对地市一级财政状况十分熟悉。王浩说的也在理,前些年,国家土地政策稍微宽松时,有些地方政府屯积了大量土地。等到土地政策紧了后,再将这些土地拿出来。地价明显上涨,政府获得了大量收益。有的地方,据说达到了上万亩。当然,这些地的处理都是很巧妙的,南州也有。不是记在政府的名子上,而是早已分到了一些大型企业和机关单位的名下。这样,就有效地规避了上级的监督。真可谓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而且,这下面的对策,出于上,已经高于上了。
这一上一下,其实对于各级官场来说,是半公开的。国家的土地监督,也似乎没有监督到这一个层面上。土里生金,现在真正成了各级政府掩而不宣的话题。
酒一杯杯地喝,但是,毕竟是公务酒,再喝也没多大的气氣。程一路最近心情也不是太好,心里老是像窝着一棵草似的,乱得很。因此,跟王浩礼节性地喝了几杯,跑其余人都是象征性地喝了点。酒喝完后,王浩提议大家去喝点茶,程一路谢绝了,说有点累,想早点休息。王浩也就不再勉强,送程一路到了宾馆,道了晚安,便回去了。
程一路进房间后,并没有立即休息,而是洗了一把,又稍稍坐了会,便喊杨主任和张科长过来,让他们跟下午在调研会上发言的那位朱总联系一下,就说程一路副秘书长想见他。杨主任问:“怎么?程秘书长另外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