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
见面时的寒暄介绍都过去了,大家纷纷在客厅里落座了。
靳一峰指着李向南对外国客人说道:“这位李向南是今天来我这儿做客的。原来是北京去外省插队的知青,现在是古陵县的县委书记。你不是说想真正了解中国的年轻一代吗?我建议你和他多谈谈。我相信会使你满意。这不是我们官方机构特意为你安排的,是你今天偶然碰上的,也算是你的随意抽样吧。”满客厅的人,靳舒丽,靳舒华,黄平平,都笑了。舒凝由于身体不好,和客人见过面后已回房间休息了。
鲁贝尔,加拿大《环球邮报》的年轻记者也笑了。他外貌英俊,神采飞扬,一米八几的个子,偏瘦,眉骨很高,眼窝凹陷。“很高兴见到您。”他看着李向南,用流利的汉语说道。
李向南也笑了笑:“我同样也高兴见到您。我主要是想听听您和靳主任的谈话。”他在公开场合称呼着靳一峰的职务,“这对于我是一个学习的机会。”
靳一峰很赏识自己,自己愈加不能忘乎所以。一定要谦谨。
靳一峰却摆手了:“不不,你不要在我这儿夹着尾巴,希望你放开谈,拿出你的真实水平来。既不要让我们的朋友鲁贝尔失望,也不要让我失望。”
人们都笑了。
“靳伯伯最赏识有才能的年轻人,你在他这儿用不着怕锋芒毕露。”黄平平在一旁说。
靳一峰仰身笑了:“听见平平的介绍没有。你不用韬晦,年轻人到我这儿,怕的是自己没锋芒。哈哈哈……”他热心于扮演一个为年轻人所拥戴的导师形象,被年轻人所拥戴,比任何权威地位的荣耀都更使人享受。他身边经常聚集着有抱负的年轻人,正是和他们的接触,他每日汲取着新鲜的思想和感受,从而才更能在上层不断拿出自己的新政策见解,保持自己的影响和作用。他的声音之所以始终重要,很大程度上受惠于与年轻人的交往,这是他自己才明白的奥秘。
鲁贝尔笑了。他喜欢这种随便亲切的气氛。
李向南也笑了。他从一开始就处在一种抉择中:在多大程度上展现才能,在多大程度上要收敛锋芒。无能不为上司赏识,能干过头则会被上司嫌嫉。现在,由于靳一峰比自己大得多的年龄,由于他比自己高得多的地位,再加上他的胸怀,他确实会比较宽宏地希望自己表现才能。这让自己感到兴奋。自己几乎很少有这种不受抑制而展露思想的机会。然而,他发表了见解,一旦外电报道了,引起某种反响,再反馈回中国,在政治思想界会产生什么结果呢?利弊孰大呢?他可以借这个机会(一个比较自然的机会)打出自己的思想旗帜去,扩大自己的影响,也可以引起更多的上层领导的赏识,但同时也会引起上层某些人的反感、戒心。并不是所有的人都像靳一峰这样理解年轻人的。而引起年轻的政治对手们更强烈的嫉妒,也是很可怕的。
善于抓住机会并正确地利用之,这是政治家的力量所在。
他到底应该如何抉择呢?理智的算计似乎并没能使他立刻得出清晰的结论,他的判断似乎仍在一种模糊的犹豫状态中。但是他的直觉,他要展露思想的冲动正在驱使他接近一个抉择。鲁贝尔期待的微笑,靳一峰赏识的目光,还有黄平平、靳舒丽、靳舒华三个女性感兴趣的注视,整个客厅内笼罩的暖热气氛都在迅速增加着他的兴奋。他含笑看着鲁贝尔:“中国老一代的政治家目前正在各个领域把年轻人推上一线。看来我也不能抗拒这个潮流。”他幽默地摊开双手做了个手势。这个手势在客厅里引起愉快的笑声,他则在这个形体动作中敏感到,自己已经进入角色:“既然有了这样一个机会,那我非常愿意和您坦率交谈。我想,您关心的是中国最真实的情况。我们可以尝试着在今天的交谈中对中国作一个尽可能深刻广泛的探讨。您看好吗?”
“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