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厂上次出事后,各种传言从未断根过,前不久又流行起新玩意:宁临电厂一个庙,没死爹来没死娘。
七荤八素和尚经,隔三差五做道常
拔出两条檐头椽,留下一根老方杖。
物必自朽虫后蛀,大小弥陀啥两样。
传言不知打何处来,但编得很有水平,个中含意不是市井人物随口胡诌能吹得出来的。琼潮前任书记叫维长栋,市长叫孟业柄,名字中都占了个木字旁。如果两根椽指的是他俩,那么老方杖就非黎赢权莫属了!这番心思项自链当然不会在赵国亮前面说起,意象推测姑妄论之不是一个成熟官员的秉性,何况赵国亮心思慎密,说不定早就想到这一环了,只是没明说罢了。传言往往是民众的心声,它总应和着某种契机,说书的常讲民心就是天意,那么传言就是天意的载体和媒介,它的出现和传播就会引来一场风云际会山河变色的变故!
事关宁临电厂台前幕后,项自链不能不细细推敲。传言是谁编的呢?德国葛朗氏集团机电制造公司产品介绍书又是谁夹进图纸里?会不会是同一个人所为?这时候他想起了机电工程师范扬清。
范扬清留着一头长发束成一支甩在脑后,要是素不相识一定以为是个搞艺术的先锋派画家或者歌手之类的职业青年。他毕业于清华大学机电系,后来留学德国,回国后被宁临市作为第一批高级人才引进。小伙子三十没出头,做事踏实生活时髦,日里苦干八小时,忙完图纸翻论文,夜里干苦八小时,又是泡吧又是泡桑拿。正因为这个性子,项自链印象特深刻,还当面称赞过他,说是时代好青年。宁临电厂建设将近尾声,指挥部的人马大都闲着无所事事,时代好青年又跑到当地一家刚刚起步的电台当起主持人,主持《宁临夜话》栏目。开始时,指挥部里有人调笑他吃在碗里盯着锅里,可没过多久大家就屏声静气了。《宁临夜话》节目收听率高过宁临电视台收视率,那家电台也跟着出了名,广告业务雪片似地飘来。夜话之类节目,大都是女性主持,大男人新鲜出炉最多热上三分钟,可范扬清热度不减,少男学他的装束,一袭格子衫一头马尾松,少女奉他为偶像,墙上挂着床头贴着梦里想着。范扬清就干脆辞去指挥部工作,做起职业主持人。在琼潮孤身一人,夜深人静的时候,项自链偶尔也听听《宁临夜话》,范扬清幽默的言词中夹着德国人最可宝贵的憨厚,清清的嗓声象莱茵河静静地流进心田。其实最打动听众的还是他那雪莱式的诗歌,平白的抒情,无穷的意境,不深不浅的寓意。想起范扬清,项自链就想起了那首诗——《雪松》。
老家门前
雪松躬向村口
是探询我的归踪吗
静静的清波下
小鱼轻轻摇过你绰绰投影
微风吹来
那一身逸逸飘摇
该是隔岸村姑的披风
穿过落拓季节
星星点点的浮白
如青丝里绕着的淡淡思绪
空蒙的天际
一朵云缓缓地醉在肩头
若有若无地压沉了心事
飘泊的脚步还有多远
雪松高了根也深了
一个外地青年来宁临打工受骗,辛苦工作半年全打了水漂,又逢情变,女友弃之而去投入他人怀抱。失望之下,青年萌生了轻生的念头。他打电话向范扬清诉说了苦闷、彷徨和无措,言语间处处流露出绝望。听得出对方是个重感情有修养的年轻人,范扬清用他特有的方式安慰了几句,在征得对方同意后,轻重有致地朗颂起这首优美感人的诗句。青年人被磁石般的声音吸引了,听完后久久地屏住呼吸,象有千迥百转的水在胸腔里奔腾着喧泻着,最后在一声轻轻的略带喟叹的谢谢声中结束了彼些的对话。父母召唤着远方游子的归来,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