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嫉妒
有时李惜君也想,公文的格式化,有如诗词格律换了马甲,只是诗人、词人写作是为了自己吟咏,而公文却是为了让领导摇头晃脑朗诵,爽了领导,苦了秘书。有道是:
搞材料,苦命猫。
想得多,睡得少。
搜枯肠,刮瘦肚。
为博领导盈盈笑,
熬白头发累断腰。
搞材料,确实是个苦差事。别看秘书天天跟在领导屁股后面跑,人前风光无限,其中况味不足为外人道,实在是甘苦自知。比如起草一份讲话稿,动笔之前,先构思,思量复思量,推敲再推敲,也许漫漫脑海,就是搭不上那根线;拿起笔来,第一个字往往最难下,写了再改,改到满纸烂漫,看不到认不清,思索再三,然后撕掉,稿纸一撕再撕,然后揉成一团,扔进纸篓,或许豁然开朗,马上宕开笔头,怕灵感一纵即逝;打开思路便好办了,高山滚鼓,扑通扑通,一泻千里,痛乎快哉;一待完稿,吟且咏之,就像母鸡下蛋,取得的成绩在那儿摆着,轻松又骄傲,“咯咯咯”歌而唱之,不亦乐乎。所以,苦也写作,乐也写作。
内行人都知道,公文写作比文学创作还要难。文学创作,比如诗歌吧,作者相对于读者永远是强势的,看得懂,说你有悟性;看不懂,他可以高傲地说:“能读懂我作品的人还没出世呢。”然而秘书就不同了,他们是不折不扣的弱者,因为他们面对的正是顶头上司——梦中想到都要打颤的强者。凭领导的好恶、心情,光一张嘴就可以让你上天堂、下地狱,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说不行,就不行,行也不行。
由于文联的特殊工作经历,李惜君养成了凭灵气写作的习惯。他写材料时,大致酝酿好腹稿,然后放笔如纵马,跑到哪里算哪里,闪光的句子不少,格式却不够严谨。好在他有长期的写作实践,文路清晰,文气贯通。起草《中共海源市委关于开展扶贫开发“规划到户、责任到人”工作的决定》时,他因为有调查报告垫底,又有会议记录作参考,所以轻轻松松,样稿一气呵成,当然按惯例还是故意留了几个错别字。翌日一早,交给梁朝副主任审核,只见他把那几个错别字一圈,并没作其他改动。梁朝副主任过足了“修改瘾”,满意地说:“不错,不错,拿给林主任吧。”林百强主任摸摸上衣口袋,从三支笔中抽出一支。他对文字工作本来不在行,便草草翻阅一下,也没改得了一个字,又吩咐李惜君呈报秦东江市长和吕国华书记审阅。
下午,赖成章副局长请吃饭。李惜君在成为秘书的短暂日子里,一些公文术语,渐渐变成了口头禅,下意识地就从嘴里冒出来。这次,他张口冒出一句:“赖局,今天饭局的主题是……”在场的祖天赐,身为秘书中的一员见怪不怪,倒是赖成章副局长忍不住取笑道:“去你的主题!我还指导思想、原则措施呢。写作写晕了吧你!”李惜君一愣,作势刮了刮腮帮:“酸果货,酸果货,又说溜嘴了。”
在赖成章副局长看来,李惜君已经是大笔杆子了,为党政一把手写讲稿就是大手笔,今后前途不可限量,所以他趁下乡调研的战友情分还在,便请他多吃了几顿饭,把关系打牢了。其实,这大材料,主要指的是党委、政府工作报告,以及大型会议上主要领导的讲话稿。内行人都知道,市委、市府“两办”的秘书们,首要任务就是起草领导讲话稿,保证领导出口成章,起草其他文件的时候其实并不多。除了领导特别交代的课题,以及个别关系全局的文件,一般都是各单位根据上级精神和工作实际,由本单位起草以后,提交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们讨论通过,再由“两办”从政策、文字和程序上把把关,然后编上文号,以市委、市政府的名义下发就是了。
大材料也好,小材料也好,正如丁磊所说的:“天下文章一大抄,看你会抄不会抄。”然而,秘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