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3节 忍小谋大
易被猜忌,这让很多闻风归顺他的人都很担心。俗话说:树大招风。声望高了对李渊来说并不是一件好事。就在此时,隋炀帝下诏让李渊到行宫晋见。李渊因病未能前往,隋炀帝很不高兴,多少产生了猜疑之心。当时,李渊的外甥女王氏是隋炀帝的妃子。隋炀帝向她问起李渊未来朝见的原因,王氏回答说是因为病了。隋炀帝又问道:quot;会死吗?quot;

    李渊从王氏那里得到这个消息的时候,非常惶恐。他觉得自己早晚会被隋炀帝所不容,但是现在起义还不是时候,只有忍耐。为此,他处处小心谨慎,开始故意败坏自己的名声,整天沉迷于声色犬马之中,到处惹事生非,大肆张扬。隋炀帝听到这些,果然放松了对他的警惕。这样,才有后来的太原起兵和大唐帝国的建立。

    有时候,为官者需要自己败坏自己的名声,因为你处于某个职位,举足轻重,就很容易引起别人的猜疑,被人无端怀疑。像李渊这样,能够故意败坏自己的名声,大肆张扬,反而是好事,一个人把缺点展现在别人的面前,就会掩盖另外的阴谋。别人只注意你外在的表现,就忽略了你内在的计划。

    这是隐忍的一种手段,历史上许多人都曾经使用过,如孙膑,为了活命只好装疯卖傻,与猪同食,声名狼藉,然而最终建功报仇。

    中国的文化,从道教讲究人的超脱,佛教劝人忍耐行善到儒家讲仁义道德,都把quot;忍quot;字作为人生的第一核心。即便是在太极拳中也讲究圆转如意、意劲合一、以守为攻,要求在习武打斗时也要内敛含蓄。

    《唐国史补》记载了一则关于唐末宰相陆象先的轶事。陆象先早年在陕西大荔一带做地方小官,即同州的刺史。有一次家里的仆人当街碰见他的下属参军(一种地方军事官职),没有下马。这在当时虽然算是一件没有礼貌的事儿,但也并不过分严重。参军仅仅是刺史下属负责军事的官员,况且,刺史的仆人也未必认识他;但是,这位参军为了扩大事态,大发雷霆,命人鞭打仆人,血流夹背。

    然后,参军到陆的官府中禀告说:quot;下官冒犯了大人您,请免去我的官职。quot;

    对此,陆象先早已知晓,从容答复说:quot;身为奴仆,见到做官的人不下马,打也可以,不打也可以。做官的人打了他,罢官也可以,不罢官也可以。quot;

    参军揣摩不透陆刺史的态度,悄然退回去了。

    就这么一件极简单的故事,其实包含着中国文化为人处世的精髓之一,那就是宽恕和忍耐。俗话说,打狗还要看主人。参军仅仅为了一件很不值当的小事儿,狠狠鞭打了上司的随从,明显是在寻衅惹事。陆刺史看出了他的用心,因而不予明确表态。这样一来,既挫平了参军的盛气,又让其进退维谷,无形中消弭了对方借故闹事儿的目的。仅仅几句话,看似平常,却无懈可击,由此可以看出陆刺史为人处世,喜怒不形于颜色的老练。据历史记载,陆象先曾经担任过唐睿宗的宰相,为官主张宽简,也就是讲究对人宽恕、办事朴实,后来还被封为兖国公,大概与他早年的恬退隐忍作风有很大关系。

    唐睿宗时代已经是晚唐后期,社会动荡,人心浮躁,如果不能平心静气、宽恕隐忍,很容易导致quot;小不忍则乱大谋quot;的窘境。陆象先如此待人处世,可谓典型的中国风格。

    忍一时,以守为攻,蓄而不发,这种做法的效果要比报复或者责骂有效得多。俗话说:quot;退一步海阔天空,忍一时风平浪静。quot;陆象先忍耐、等待的,不仅是自己宰衡天下、治理国家政治理想,还是风平浪静的眼前生活。

    历史上有很多这样的人,譬如说西周姜太公,就是那个后来在《封神演义》里被神化了的姜尚姜子牙;还有三国时期的quot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官规则简介 >官规则目录 > 第3节 忍小谋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