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学入门
意大利语里面大概也有同样的说法。穆特是嘴的意思,特阿比就是治疗法,简称穆特拉。只要用嘴说些好听的话,不用采取什么措施就可以治愈疾病。不过,不是有“病从心来”这种说法吗?用嘴巴来治疗也是了不起的治疗法!
“以前您碰到过大地震吗?”
身份卑微的凹眼尽力寻找客气的字眼。
“没有。”
伊莎贝特声音虚弱地回答。
“那么您为什么会认为地震可怕呢?”
这句话的意思就是,既然没有体会过为什么要害怕呢?
“那是因为从大伯母那里听到了各种各样可怕的故事。真的太可怕了。”
“可是您玩过秋千吗?害怕那个吗?”
“不怕。”
“为什么?”
“那不是明摆着嘛!秋千就是荡来荡去也不会越来越严重的。”
“就是这么回事啊!地震也是这样,发生大地震的次数几乎等于零啊!”
“真的吗?”
“真的。”
说到这里,凹眼把事先准备好的数字举了出来。虽然大地震总是成为人们的话题,给人一种经常发生的感觉,实际上发生的概率很少,危及人们住所的次数也几乎等于零。他故意把概率说得更小一些。穆特·特拉比总是要说一些谎的。
“啊,真的?”
女人都很相信数字,一本正经地摆出数据来一说,马上就会相信了。
“所以根本就没有必要害怕的。”
伊莎贝特在帘子后面不停地点着头,凹眼的说明她听了进去。突然她又反问:“可是,一摇起来还是很可怕的,真没办法。”道理是道理,感情是感情。这也是女性常有的一种反应。
“就是这里。这是迄今为止的地震的记录。”
凹眼把一份资料从帘子下面传过去。
几张羊皮纸上记录着波浪形的线条。手画出来的黑线,每一根都是一开始上下波动得很厉害,随即就变成小小的波动,最后变成一条黑线。
当时像今天这样高精度的地震仪肯定还没有发明出来。
但是,凹眼这个无名的科学家想出了一个好点子。就像现代的地震仪一样他用波浪形曲线来描述地震的震度,光凭这一点就是了不起的发明了。当然与现在的地震仪相比要幼稚得多,也不能算是科学性的纪录。
现代地震仪中将震动机械性地扩大,然后用笔在卷筒纸上划出波浪形的曲线。凹眼的发明应该算是文学性的东西。
凹眼会抓住遇到过大地震的人问:“到底是怎么摇晃的?”
“一开始是摇摇晃晃,接着停一会,然后再是摇晃。比一开始稍微弱一些,后来就是摇摇晃晃、摇摇晃晃地持续一阵子。倒在桌子上的酒瓶一会儿往右滚一会儿往左滚。”
听了这番话以后,凹眼便拿笔在纸上画了线。
“是这样的吗?”
“噢,还真了不起。就是这样的感觉。”
这就是说他具备文学性的原因。
话又说回来,我在学生时代跟法语权威川本茂雄先生学过语言。先生每次读完一篇论文总是把内容变成了用线画出来的图,看上去就像是方程式图表倒过来一样,像抓阄的图。一个论题与另一个论题对立,然后从中得出结论。这时,两条对立的线就变成了一条线。这时如果出现了斜线的话,就意味着结论中又增加了一个新的点子。这个结论又会与别的线产生对立。就是用这种方法整理出一篇论文的论证结构。
“这样一方面容易记忆,另一方面也容易回忆。不过遇到论证结构不明的论文就麻烦了。”
凹眼的点子跟这个有些相似。先打听出地震的样子,然后再用线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