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自由
会交代死后将所有草稿、笔记全都烧毁,但他的友人马克斯·布洛德并未遵照他的遗愿,而是在死后两年开始出版这些作品。但也由于布洛德在文学史上留下的背信罪名,让我们得以阅读足以代表二十世纪的文学特殊名作。生前的卡夫卡出版过六本书,但每一本都只是数十页的小书,因此几乎所有作品都是在他过世之后才出版发行的。三部长篇作品,全都是未完成的遗作,连书名都是布洛德订出来的。受到城堡主人威斯特伯爵之托,土地测量员K来到了偏远而又寒冷的村子——K化名为约瑟夫,与另一部小说中的主角同名——让人体验到了完全不同风格的故事情节。
抵达村子隔天早晨,K却找不到前往城堡的道路。大概情节就是:明明近在眼前,像是快接近了,却又得绕好久,莫非故意把路造得弯弯曲曲。其实,离城堡并不远,但还是难以接近。返回客栈,虽然收到了城堡办公室主任克拉姆寄来的信,信中也载明了受雇于城堡之事,却还是出了一些状况,并不顺利,K一直无法到达城堡,而且还与在酒店里认识的女子芙莉妲闪电有了婚约,同时被村长任命为当地小学校工,与原来的目的渐行渐远,甚至尝试好几次要与唯一知情的克拉姆见面,结果也都没有下文。无论是像双胞胎一样的助手、城堡信差巴纳巴斯,或者是遭受无情迫害的家族等等,都与K发生了紧紧缠绕的关系;然而,故事却像身陷大雪中的村子一样停滞不前,尽是些唐突冒出来而又不怎么热闹的场面。
为了消弭家族受到的歧视,巴纳巴斯的父亲站在街道旁向城堡官员陈情的插曲,洋溢了颇具超现实主义的漂浮感,仿佛读了春上村树的短篇一般,但我不会因为小说内容“有趣”而向别人推荐。整部小说的调性是阴郁的——夜晚的场景实在是太多了——要说是耐性测试,不如说这是一部很具吸引力的小说;几乎就是一场铜版画般细腻的恶梦——但还是省略了不少想让人痴笑的情节。其中有几个部分是最有可能的解释。这部小说,拒绝让人解决它以小说型态所形成的谜团,也拒绝让人解决它以文字所构筑的迷宫,而这样的光辉亦将持续下去。依布洛德所言,卡夫卡的构想是,K无法获得来自城堡官方认可居住在村子里的权利,但是当他接到许可通知时不久后,就因为衰老而过世了。然而,这也是让人难以理解的结局。干脆这么做怎么样?K很幸运地得以入城,而且也完成了任务,但自此却再也无法踏出城堡一步。
……现在不该思考这个问题吧?无论是卡夫卡,或者他的。现在的重点是,找出电话机。
不过,那部小说中常常会出现电话。K就会很感动,(在这样的村子里,竟然也有电话!)当初他到旅馆时,第一件事就是打电话。因为他未获得许可,所以被旅馆拒绝投宿。其后的情节中,也数度出现电话的画面,然而却都没有得到正面的回覆。因为电话的设定,是在剧情中扮演沟通遭受挫折的角色。无法接触到电话,还真会让人感到焦躁啊!
别再想什么卡夫卡了,够了!
电话,电话在哪里?
悄悄潜入研修中心般冷漠无情的餐厅,发现柜台有一具电话,于是欣喜若狂地握住话筒,电话模组应该与贵宾室的是同一组,难道连这一点他们都设想到了?如此的算计,还真让人讶异。
在裹了一层神秘面纱的西翼,找不到任何电话。与东栋相距称远些则是顶栋与研究局所在的B栋,后者应该一定有电话,去找找看吧——廊道中段折回处,似乎有一座电梯。或许搭电梯上楼去,正好投入敌阵中,但如今已无退路。
虽然已是自身难保,但还是很担心其他四个人的安危。刚才入口大厅传来麻里亚的声音,现在安静下来了,发生了什么事?很想过去看看情况,但该不会是被他们捉回去了吧?然而,救出麻里亚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将城堡内发生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