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罪的舞台监督
定的结果如下:
死因:后脑部遭敲击而产生的脑挫伤。
死后经过时间:从死亡到解剖时,已经过了十二到十五个小时。换句话说,死亡时间应该是在前一天的晚上十点,到两个小时后的这段时间里。
受伤部位以及程度:在头顶偏右后方,有一个约四平方公分大小,留有凶器形状、呈现凹陷性骨折的伤口。而靠近左眼窝上方的前额底部,也有骨折的现象。这是因为后脑部承受的撞击力道,从头后方作用到前面,由于反作用力的关系,使得受伤部位的对侧也会出现骨折,也就是所谓的对侧伤害。敲击力道相当猛烈,凶器的作用面局限在一处。伴随着头骨骨折,脑内也有出血,血液从鼻孔、咽头、喉头流进肺部。可见被害人在头部受伤之后,还呼吸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
自杀或他杀:他杀。
凶器的种类及其用法:作用面有限,类似铁鎚的钝器。凶手的行凶方式,是从被害人头部上方给予致命的一击。从被害人身上完全没有抵抗的迹象看来,被害人在受伤之后随即昏迷,直至死亡。
胃内食物:无。
血液中的酒精含量:无酒精反应。
被害人血型:AB型。
是否服用其他药毒物:无药物反应。
那天晚上,根据解剖的结果,搜查本部召开第一回的搜查会议。参加的人包括辖区员警、搜查第一课、负责初步调查的机动搜查队员、与看管现场,从最近的派出所借调来支援的基层员警等,总共大概有五十名,全员集合于设置搜查本部的会议室。
担任本部长的署长跟与会者打过招呼之后,由负责指挥现场的那须警部,说明尸体被发现时的状况,跟初步调查的经过。
第一回的搜查会议,与其说是专案会议,倒不如说是顺便让大伙打照面的说明会。
就在会议中途,有个令人意外的情报传来。这消息来得还真是时候。
警方接获通报,才得知死者身份。死者名叫羽泽友一,十九岁。是中央区银座六丁目,一间名叫“弗洛依兰”的俱乐部员工。提供线报的人名叫芝田未知男,住在千代田区神田神保町三丁目XX。经营一间提供生活上大小事务谘询服务、名为“夹缝”的事务所。被害人在进入“弗洛依兰”工作前,曾经在派报社工作。芝田是这时候跟他认识的。
警方联络芝田,以及羽泽工作的那间叫“弗洛依兰”的俱乐部,请他们前来确认遗体。而昨晚刚好是“弗洛依兰”的公休日,店里面的人都还没注意到报导。
经“弗洛依兰”的店长确认,死者确定就是羽泽友一。
被害者的身份确定之后,会议氛围也从原本传递资讯的说明会,转为正式搜查会议的紧张气氛。
“弗洛依兰”是政经界御用的俱乐部,因此这名字经常出现在媒体上。
第一回会议最大的焦点,在于作案现场是否就是陈尸现场,还是说被害人先于某处遭人杀害(伤害)之后,才被人运到定点弃尸的。
从尸体及陈尸现场的状况判断,主张陈尸地点为第二现场的看法较有说服力,但仍有少数派主张陈尸处即为第一现场。
“如果说被害人是在陈尸地点被杀害的话,那犯人到底是用什么藉口,三更半夜把人叫到这间跟废墟没两样的旅馆里的?”
主张第二现场的人问说。
“从作案手法看来,凶手也有可能是女的。现场有一张虽然很旧但是还能用的床。凶手会不会是假装求欢,把被害人引诱到那里的呢?”
“但是尸体上并没有发现性交过的痕迹。”
“不一定要真的做。也可能只是假装要做,然后趁机杀掉被害人。”
少数人提出这个可能性,而主张陈尸处是第二现场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