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上海滩群雄毕现
十四岁那年,杜月生孤身一人来到上海闯荡,先后在张恒大水果行和宝大水果行做学徒,后因经常结交街头流氓瘪三,影响了店里的生意,被赶出了水果行。杜月生为维持生计,索性在十六铺码头上摆起了自己的水果摊。他不仅水果卖得最便宜,而且总是替顾客免费削皮,因此练就了一手削果皮的绝技,能做到一边和人聊天,一边将果皮均匀地削下,并且一削到底,绝不断裂。他尤其擅长削坏掉的莱阳梨,一只烂梨子,经他巧手一削,烂疤一剜,立即变得晶莹剔透,常常引来顾客的围观,使得水果摊的生意异常火爆。正因为如此,他得了“水果月生”和“莱阳梨”这两个绰号。
杜月生并不满足于摆水果摊当小老板的生活,在他的内心深处,更羡慕那些帮会人物整日游手好闲、胡吃海喝的日子。于是他在摆摊之余,与码头一带的流氓混混打得火热。在熟悉了本地帮会的一些行情后,杜月生抓住机会,加入了上海本地最大的帮会组织——青帮。
杜月生加入青帮之时,这个最初起源于漕运的组织,已经拥有近两百年的历史。清代早期,为供应皇室官僚及军队所需,每年会通过大运河,从江南富庶地带运送大批粮食北上京城,这一过程被称为漕运。当时漕船以卫所为单位编为帮,允许各帮在漕运途中互相帮助。按照规定,漕运本该由隶属于军籍的屯田士兵担负,但由于运输路程太远,运输的过程又极其辛苦,因此往往人手不够用,每帮或多或少都会雇用一些水手、船工来做事。后来屯田士兵越来越松弛懈怠,每帮雇用的水手和船工便越来越多,这些水手和船工为了保护自己的利益,于是抱团结伙,青帮由此而生。
自雍正年间创立后,青帮的势力发展极快,初期只有翁佑堂、钱保堂和潘安堂三大帮,但很快便扩大为七帮、十二帮,一直到后来的“一百二十八帮半”,徒众也由最初的数千人发展到数万人,至道光年间已达五六十万之众,其成员也由最初的水手、船工扩展到运河各闸、坝、码头的水夫、挑夫、纤夫和搬运工人等。由于漕运起于富庶的江浙一带,所以近两百年的时间里,江浙地区的青帮势力最为庞大。青帮起源于漕运,因而又被称为粮船帮,所有徒众几乎都在运河沿线活动,因此又有“青帮一条线,洪门一大片”的说法。
青帮和洪门都是规模庞大的帮会组织,虽然常被人一起提及,但其实两者有很大的不同。洪门弟子以兄弟相称,崇尚“入门即约为生死兄弟”;青帮却实行禅宗制度,必须拜师才能入帮,徒众以师徒相称,崇尚“师徒如父子”。洪门从创立之日起便立誓反清复明,但青帮并不以反清为目的,相反,青帮徒众大都依靠漕运为生,因此与清廷是一种依附的关系,正是基于这一点,青帮和洪门一度成为敌对关系,双方严禁本派成员转投对方,所谓“由青转洪,披红挂彩;由洪转青,剥皮抽筋”,正是此意。
但这一情况却在道光年间发生了转变。
道光初年,黄河决口改道,高邮至徐州的运河段淤没,漕道因此断绝。为了保证京师重地的粮食供应,清廷试行南漕海运,这一做法后来逐渐取代了漕运,使得大批青帮成员失业。为生计所迫,一部分青帮成员加入太平军打仗吃粮饷,一部分流窜于各府各县,干起了打家劫舍的勾当,还有一部分则贩卖起了私盐,摇身一变成为了各地的“盐枭”和“青皮”,青帮也开始逐步向黑帮组织转变。这一时期,青帮与清廷的依附关系彻底破裂,并成为了清廷打击的对象。青帮与洪门也不再是敌对关系,两派开始以“青洪一家”自称,民间有言“红花绿叶白莲藕(指白莲教),三教原来是一家”。
到杜月生加入青帮的时候,青帮早已不是过去单纯的粮船帮,成员也已扩大到整个下层社会,并且多以流氓地痞为主,青帮已经成为了典型的黑帮组织。
按照规矩,入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