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一九九六年初,我又被一个全新的题材所吸引了,为此,我开始四处收集创作素材。这个课题,就是人脑的研究开发。我写作的目的,在于从这项世界最尖端的科研项目中,寻找到题材,并把这些研究成果,改写成普通人容易理解的文章,再在一本叫做《瑞典百态》的杂志上,以连载的方式发表。
一九九〇年,美国参议院通过了一项名为“人脑十年研究规划”的决议,批准投人大量资金,资助美国科学家,从事对人类大脑功能的研究。据说此项研究,至今仅美国就耗资十亿美圆以上。欧盟得知这个动向后,也不甘落后,仿效美国,开始了名为“欧盟大脑研究十年规划”的庞大研究计划。而到了九十年代后期,世界各国都已经争相把这项研究,列入到了各自的科研课题中。
我之所以对这项研究成果感兴趣,是由于我听说,和美国的研究人员合作最为密切的,是瑞典的斯德哥尔摩大学的一个研究小组。不过,因为瑞典国内,并没有给该小组,拨出足够的研究经费,他们所取得的成果,自然无法和美国科学家们同日而语。
据说斯德哥尔摩大学研究小组的研究独辟蹊径,不同于以往仅仅采取物理方法,对人脑子进行的研究分析,而是同时在分子生物学、遗传基因工程、免疫学这三个学科,齐头并进,相互配合展开研究。因此,他们从世界各国,邀请了许多这三个领域中的顶尖人才,一齐到斯德哥尔摩来。篇幅所限,这个话题无法在这里一一加以详述,如果有兴趣的话,大家可以看看《瑞典百态》这本杂志中我写的报道,或者等我近期的有关著作出版后,参照阅读。
我在这里想写的是,围绕这件事情,发生的一个奇迹。那是我读过《人物》杂志上,有关松崎玲王奈小姐的报道后的第三天,一个秋高气爽的日子,《瑞典百态》杂志编辑部,突然接到一个读者的电话。那天正巧我也在编辑部,有人告诉我:有位读者找我,拿起话筒一听,里面竞传来几句美式英语。这声音怎么听,都觉得很熟悉,但我一时愣愣地想不起来,这说话声音,和我听惯的瑞典人的英语,语调完全不同。
“这个电话,是国外来的长途,麻烦你请海因·里希·冯·伦道夫先生接电话。我是读过贵刊,有关‘人脑十年研究规划’报道的一名读者。”
听得出,对方带有美国西海岸一带的口音,是一位沉稳的中年女士,她的语速相当快,语气中,有着北欧人所欠缺的爽朗和热情。我实在想不出,电话是谁打来的,因为我根本没想到,我写的这些呆板的报道文章,居然还能吸引女性读者。
“我就是海因·里希·冯·伦道夫也,请问,我能帮你什么?”
没想到,对方的话却大大出乎我的意料:“哎呀,太好了!……我是你的老朋友,你还记得我吗?”
对方几乎喊出声来,我听了,竟一时不知如何回答。
“你还记得十年前的事吗?……在罗马R宾馆的咖啡厅,我们一起边喝边聊过许多事。我就是那位模特啊!”
我一时愣住了,不知该说什么才好,以为自己是在做梦。
听到这边好久不说话,对方似乎觉得,我很难记得起她是谁,于是又接着告诉我说:“也许,你已经忘得一干二净了,这也难怪,我的名字叫……”
“你不用告诉我,玲王奈小姐。我前两天刚刚读过一篇对你的采访报道呢。”
听到我这么说,对方竞然高兴得尖声叫了起来,不亚于中了一张十万美圆大奖的彩票。
“哇!……真的?真的?……这本《人物》杂志,在瑞典也能读到?”玲王奈高声尖叫道。
“当然能读到了,这怎么能错过呢?……咱们分别以后,我把你演过的电影,全都看了一遍,不用说,杂志上有关你的报道,也都没有漏掉。我对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