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搭乘上越新干线,在新泻站下车。吉敷走上天桥。走到开往村上的快车线月台转车。地面湿漉漉的。擦身而过的北方人所穿的夹克在积水的地面上闪烁着倒影。是雪吗?吉敷在陆桥上停下脚步,从窗口向下望。顶部覆盖着积答的电车停在车站里,不过此时天上并没有下雪,而是下着雾,笼罩着新泻的街头。
吉敷本想在车站附近吃饭,但因为列车马上就要开了,所以就在月台上买了用大竹叶包裹的寿司,匆匆上车。列车开动后。吉敷在一大群七嘴八舌谈天的中年妇女旁边进食。
吉敷觉得自己算是个爱好旅行的人,昨晚躺在床上,想到明天要出差,要一个人到大雪纷飞的日本海一带旅行,就感到兴奋不已。对刑警来说,平常几乎没有旅行的机会。他到警视厅工作后,坐火车旅行的次数屈指可数。每次出外旅行,不,每次在脑海里涌现旅行念头的时候,吉敷总会想起故乡。但也不过是想想而已,屈指算来,吉敷已有八年,不,将近九年没回老家了。
吉敷的老家在濑户内海边上,是一个叫尾道的小镇。步行一两分钟,就能见到海了。他在故乡一直读到初中毕业。不过吉敷的出生地并非尾道,他生于冈山县的仓敷,在那里念小学,小学毕业后随父母移居尾道。在尾道初中毕业后,他按照母亲的意思,每天搭乘电车去临近的城市福山读高中。所以现在回想起来,吉敷的青春时代可以说是在旅行中度过的。这样说或许太夸张,但起码是在连续搭乘电车之中度过的。搬到尾道后,吉敷始终对童年时代生活的仓敷不能忘怀。所以在高中时,只要没有社团活动的日子,他就会在福山站对面的月台搭乘电车到仓敷,在仓敷的水渠边漫步,并无数次经过大原美术馆的门前。
在美术馆旁边,一条水渠的对面,有间玻璃窗外嵌木格子的和风咖啡屋。在吉敷的高中时代,学生是禁止出入咖啡店的。但吉敷从小就认识这家咖啡屋的女老板,所以他经常一个人进去,坐在窗边,透过木格子眺望水渠的石墙和随风摆动的柳叶在水中映出的倒影。
吉敷非常享受这样的感觉。由于一旦坐下来,就会一直眺望这样的风景,或是一直静静地阅读,所以吉敷一定会选择咖啡屋生意冷清的时刻进去。每当吉敷在店外马路上看到自己的座位有人坐了或店里太挤时,他就沿着水渠溜达或搭电车返回尾道。
现在想想,吉敷也觉得不可思议——高中时代为什么那么热衷泡咖啡馆呢?他只要用拳头撑着下巴,一闭上眼,就会想起石墙上绿柳成荫、往来行人穿着白色衬衫的仲夏景色,或枯叶如长长帘幕垂下的寒冬景色。他好像就呆坐在咖啡屋的木格子窗边,眺望仓敷的四季变迁,度过他的高中时代。吉敷又想,当时自己为什么那么孤独呢?今天自己不是也有很多朋友吗?他的性格绝对不算内向,甚至可说善于跟人亲近,那时候应该也是如此吧,但为什么那时候没有朋友呢?
虽然多次走过大原美术馆门口,但他只进去过一次。而且,那一次不是在高中时代,而是住在仓敷的儿童时代,在尾道生活的时候也有类似的情况。在尾道站台后的山上有座千光寺,寺对面有条弯弯曲曲的山问小路,叫“文学小径”,小径上到处竖立着文学石碑。为什么这条山路有如此浓厚的文学气息呢?也许那是因为尾道这个地方与志贺直哉的《暗夜行路》之间的关系。志贺直哉就是住在这座山中的小屋里,写出了这部名作。
吉敷曾跟父亲通过这条文学小径直达山顶。站在山顶的展望台俯身鸟瞰,脚下就是大海。濑户内海有诸多岛屿,眼前就耸立着最大的岛屿——向岛。在向岛与海岸之间,大海被收缩成一条大河。而在岛的对岸,是造船厂的船坞,停着一两艘大船。
父亲指着对面的船只告诉吉敷,在《暗夜行路》中,有描写从那造船厂不断传来锤子叮叮当当敲击声的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