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心。不使优伶党人起效尤之意。等等话语,极尽诬陷之词诽谤之语。后面又说,杨月楼被送官惩处是“天必欲之败露而降之罚也”叶廷春写的一时兴起,最后还作了一首感事诗道:折柳攀花不用媒,自言缘至命中该。不知暗里有神明,今日从头算帐来。
叶廷春算盘打的好,但他是小看了《申报》。信虽寄出,但十天过去了,却如泥牛入海,一点声息都没有。叶天春一计不成又生一计。在《申报》买了整版的版面做广告,交此文刊登。《申报》于1872年创刊,这一年不过是创刊第二年,广告价格还很便宜,每500字每次三块洋钱。一个整版二三十两银子就能买下。叶天春花了三十两银子就轻易的将文章发了。果然影响巨大,许多人来信甚至登门质问此文的真实性,《申报》威信受到质疑。但毕竟《申报》人不是吃素的,随即做出反应。广告登出的隔天,就在醒目位置登出一个名为“舟山老人”的文章。
文章写道:上海杨月楼一案,浙苏之士庶,皆知其受诬陷。前天报载“闲山居人”的一篇广告。为何此人既不嫌麻烦洋洋洒洒写了一个版,更不怕花钱,自己出资登广告,难道此人和杨月楼有些事故,偏要和杨月楼为难?这让人不得不怀疑。据查,杨月楼虽然以贱民的身份娶良家女子,但两人结合是受母命,倩媒妁,具婚书,得聘礼。一切程序皆合明媒正娶。况杨月楼身为名伶,自己的报酬丰厚,颇具家自家赀还用得着打韦家的主意么?如此而言,将所谓的“闲山居人”驳的体无完肤。最后写道:恐怕写这个广告的人与此案有很深的关系,或者幕后另有其人。因为深恐翻案有罪,故托名掩饰。否则如果不为自己,又不为亲友,何苦要掏出三十两银子,偏要置杨月楼于死地呢?(当时,普通百姓人家一人一年的生活费大概是5两银子)
叶廷春扔出去一个屎盆子,在天上晃了半天又砸回到自己的脑袋上。虽然没有人知道,但他自己还是有些悻悻然。不过,对他来说,这点小事已经不太重要了。连哲焕从南京带回好消息,这个案子不必重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