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太极晕
末年和12世纪的南宋年间,三次来自中原的大规模人口迁徙,在皖南山区开始形成了星罗棋布的村落,南山村就是其中很不起眼的一个偏僻小村庄。
沿着南山北麓前行,父亲站在一座高岗上,手指着西北方向。
“风水术,古时候称作‘地理堪舆’,仰观天象,俯察山川水利,觅龙点穴。宋代风水大宗师赖布衣曾来过南山,就住在我们朱家祖先的家中。有天晚上,赖布衣与祖先月下对酌,说出了一个秘密。”父亲双眸眺望远方,仿佛回到了八百年前的宋代。
“什么秘密?”寒生追问道。
“太极晕。”父亲沉声道。
“老爹,快说呀。”寒生催促着。
“这是祖上传下来的。当年赖布衣说,据他观察,黄山一阳一阴两条龙脉各向西北东南而来,阳龙直冲西北鄱阳湖而去,阴龙则蜿蜒东南至此地,是为潜龙。黄山为其老祖山,大鄣山为其少祖山,南山为祖山,此地西瞻彭蠡、北眺白岳,东瞩长江,南觑湖广,云聚雾敛,气势磅礴,龙、砂、穴、水浑然天成,其行走江南数十州县,未见此风水绝佳之地。那赖布衣一生纵横江湖,善点怪穴,此番觅龙踏穴,竟于阴龙口处发现一万年吉穴——太极晕。当时月明星朗,趁着酒兴,赖布衣遂带着祖先夜上南山观穴……”
“此地必出一代帝王,赖布衣言之凿凿。”父亲叙述道。
“那当年朱元璋母亲所葬之地莫非就是那条阳龙?”寒生推测道。
“不错,正是那条阳龙,出了大明一代帝王。”父亲答道。
“难道两处都有太极晕?”寒生疑惑着说道。
“赖布衣说这是阴阳双晕,我想刘伯温发现的是阳晕,这里的是阴晕,那赖布衣曾经告诉祖先,潜龙阴晕的能量远远超过阳晕。”父亲解释说。
寒生想,自然界的奥秘真的是太多了。
“走吧。”父亲继续沿山间小路前行。
南山背的山坳处,父亲停步放下了肩背的工具和物品。
“就葬在这里吧!”父亲说道。
“这里?”寒生放下布口袋,四下里观察一番。
“这里是龙脊凹陷处,藏风聚气,中吉之地,反正我们也不想大富大贵,沾点龙气,后世衣食无忧也就算了。”父亲坦然道。
“太极晕在哪儿?”寒生问道。
“安葬好了遗骨再带你去看。”父亲说着开始刨起土来。
天气晴朗,金色的阳光洒在山峦间,紫气霭霭,婺水如同一条腰带蜿蜒于丘陵间,远处的徽式农舍,白墙灰瓦、小桥流水,一片静谧。
两个时辰过去了,父子俩浑身是汗,终于挖好了三个墓穴。父亲自背篓里拿出三只空瓦坛,与寒生一道将曾祖、爷爷奶奶和母亲的遗骨分别放入三只坛子,扣好坛盖,再轻轻按辈分年长顺序依次放在了三个穴里。
烧纸钱的时候,寒生哭了。
父亲打开一瓶烧酒,浇在了穴前,眼眶也是红红的,他什么也没说,就铲下了第一锨土。
一切都结束了,天边飘来几片乌云,遮住了太阳,大地骤然间黯淡了不少。
“走吧,孩子,该是带你去看太极晕的时候了。”父亲说道。
父亲在前面带路,寒生背着背篓跟在后面。父子俩沿着南山山脊而行。
走着走着,寒生突然眼睛一亮,竟然呆怔在了那里,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但见目及之处的丘陵虽高矮参差不齐,但南山仿佛就是一个中心点,东南西方的丘陵呈辐射状布局,而且均垂头朝向南山,回首望去北方天际处,巍峨的黄山一路层峦叠翠如波浪般降下,紫气霭霭,生气聚合。
“看到了吧,三面拱拜,八方朝贡,单此山势足已显出帝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