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走出了陈二的古玩店,他们又来到另一家古玩店,这家店主姓赵,是一个六十多岁的老头。通过询问,也发现其有两件辽代古物,全是陶瓷器。经了解,店主说这些日子卖出几件明清时的花瓶和一些小物件,但没有来店出售古物的。他看了张剑锋拿出的杨树园子古墓中的死者照片,也说没见过这个人。
随后,他们开车来到车站前东北面的丁香公园北,这里的人行道上有几个摆地摊的。
张剑锋和陆雨林将车停在路边,他们下了车,来到几个卖古董的摊前。
他们先到一个五十多岁的男人的摊前。摊主在地上铺着一块红布,上面摆着几尊铜佛、两个瓷坛,还有个陶制的小房子和陶人。在一个盒里还有一堆铜钱。此外,还有几个旧算盘,几个造型不一的老砚盘。
张剑锋看见那陶房子带有点儿绿色,而那个陶人却是灰色的,像过去人们使用的青泥盆的颜色。从颜色和品相上看,这两件物品很古旧。张剑锋随即问摊主:“师傅,这个陶房子是哪个年代的?”
摊主看了张剑锋一眼后说:“我也不知道是哪个年代的,只管卖。”
“这件物品多少钱?”
“三百元。”
“这个陶人是哪个年代的,多少钱?”张剑锋又问。
“我说,不知是哪个年代的,只管卖,一百元。”
张剑锋笑了,“这是一个糊涂卖主,什么也不知道。”
他们又来到另外一个古董摊前,这名中年男子将报纸铺在地上,上面摆有瓷碗、壶、花瓶、铜人,还有多种玉件。张剑锋指着那个淡绿色的碗问摊主:“师傅,这个碗是哪个年代的?”
“这个碗和壶全是清代乾隆年间的,你看它们底部的铭号,写得清清楚楚。那对花瓶是民国早期的。”摊主看着张剑锋说。
“各要多少钱?”
“不贵,碗八百元,壶五百元,花瓶给三百元就卖了。”
“这些玉件呢?”
“也便宜。这是汉代的玉片,这是宋代的玉佩,这是民国的玉镯。你看这件,虽是现代产品,但那可是正宗的新疆和田玉呀。这件是玛瑙的佛珠,这串是琥珀的串珠。”
“这块和田玉得多少钱?”
“三千元,不贵。你看那品相质地,透亮白,没有一点儿杂质呀。”
张剑锋看看后便离开了。
一个六十多岁的老汉走到张剑锋跟前说:“那个人真能吹,什么汉代的宋代的清代的,全是现代仿品。只有那块和田玉是真的,不过要价太高。”
张剑锋看了一下这个人,便停下脚步说:“看来师傅是收藏古董的行家?”
“谈不上,没事时来看看热闹。”
“你也爱好收藏?”
“搞点儿小收藏。怎么,你们也是搞收藏的?”
“刚入门,还什么也不懂呢。”
“先不要急,多看看,同样的东西,在不同的摊位对比一下。在看实物的时候,要多看些资料。贵重的物品要找内行人帮助鉴定一下,这样才不至于吃亏。”
张剑锋点着头,随后又问道:“师傅贵姓?”
“姓陈。”
“哪退休的?”
“在东山文化馆干了半辈子,最早没成立文管所时,兼管过文物。”
“你是陈馆长?我和你儿子陈振勇熟悉,刚才我们还去了他开的古玩店。”
老人仔细地看着张剑锋,然后说:“我看你有些面熟,你上过电视。对了,想起来了,你不是公安局那个破了大案的队长吗?”
“想不到大叔将我认出来了。”张剑锋笑了。
老人也笑了。
“我看出来了,你们不是收藏什么古董,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