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个故事 宝剑炉
未料到宁州之上,一个小小巾头儿首领,竟然收藏有如此多的精品。我遇到过一些喜好兵器的收藏家,所藏匣中刀剑,加起来只怕也比不上这面墙上的一个零头。
那老人展露一把匕首给我看。那一把匕首长只有八寸七分,青鲨鱼皮鞘却极粗笨,比寻常皮鞘厚上三分。锋锷便如一滴眼泪,柄上一抹若隐若现的红色,徒生几分妖娆。首领用左手恭恭敬敬地将匕首连鞘托到我的眼前问道:“不知先生看此匕如何?”
我将它拔出数寸,一道光芒便如女人的眼泪般扎了我一下,于是说:“呀,不出所料,这是‘灵素’,又叫‘破阵锥’,刀锋细如发丝,身厚头锐,极利于直刺,就算是重甲铁胄,也当是枯皮朽革——可惜已经用过一次了。所谓刚烈者不能持久,这匕首锐气已散,不再行锤炼,灌注金精,用起来不免就有些重滞。”
首领点了点头,又摇了摇头,长叹了一口气道:“这是三百年前蛮人妃子轻罗行刺银阏怀王的匕首。轻罗妃子虽手无缚鸡之力,却令银阏怀王身上三重铁甲尽透。那一刺如龙击长空,虎蛟倾海,顿令羽族梦想西征大业成浮华泡影,三十年基业,毁于一旦。羽人八路精锐子弟,顷刻间四分五裂,更造就了宁州二十余年内乱兵燹。此匕首收着便是,谁敢再去修它。”
首领又托出一柄剑来让我看,只见那剑长三尺六分,质地轻薄,以云母夹银丝为刃。我道:“此剑名‘陌章’,薄如蝉翼,劈风无声。平时束在腰里为带,用时拿在手里,剑刃摇曳不定,就如一道光华,挥起来如一匹白练,刺去时变幻不定,素为女子喜用。”
那老人轻轻地抚摸陌章的剑身,道:“一百年前,银孝文王卒,将殡于曲野,第十四子翼千离,席间暴起,用此剑杀了伯父摄政王。那一剑挥动时如暗香浮动,月影拖曳,剑上不带星点血痕,其后却有六万余人受牵连而头颅落地,三十万人涉于边远苦寒之地,青都百室一空,几无应门五尺之童。”
首领第三次从墙上摘下一把兵刃给我看,这次却是一把长枪,铁锈沉沉,鲁钝不堪。我将它横执在手,抖了抖杆子,试了试软硬,敲了敲枪头,听了听它的质音,道:“虽然没有徽记,我却认识它。它是青石城西郊外一位老河络铸造的铁槊,可惜没有处理完。你可以用青阳魂泡它,不出七年,铅华尽去,沉如乌木,纹理极其漂亮。”
“但不知可堪何用?”
“执之无锋,也只是漂亮而已。”
“如此说来,此槊无用了。”
我沉吟着道:“也不能这么说。若是有兴致,可在秋高之日,带着长弓,乘着轻舟,到湖沼中去射雁,看天高气爽,万芦齐动,来了兴致时便可横握大槊,吟诗作赋,挥洒自如,困倦了便卧在船上对影小酌,志得意满,熏熏而归,也是一番妙事。”
那巾头首领见我对这些兵刃一一点评,或贬或褒,知道遇到个识货的行家,眉宇却越发沉重起来,他右手负在背后,左手撑在柱上,似是不堪重负,那圆柱却咯咯咯地响了三声,转动半圈,一堵厚实的墙挪了开来,墙内一道石砌的小楼梯一直盘旋向下。
我一生铸剑,对机关不甚明了,但也知道这密室内的东西必然极其机密。
巾头儿首领带着我下到了密室中,却见室内空空荡荡,只在中心放着一只黄心柏木钉成的箱子,尘土厚积,木头外包着铁皮铜钉,看上去沉重无比,密密麻麻地上着数十把锁。他举手拂拭去那些尘土,手指微微颤抖,仿佛那些尘土重如一座大山。我惊讶地发现此时他用的却是右手。
“先生大识,”他说,“我要让你帮我看看这样东西。”
他一把一把地打开那个大木头箱子上的锁,把它们丢弃在尘土中,随后抛开盖子,让到一边。
盖子抛开的一瞬间,铜合页凄厉地尖叫了一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