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 第一百八十章 青龙构架
以中华集团当前超过700万销量为例,内部不同车型之间虽然有了平台化的生产模式,但数十款车型不同配置的发动机和底盘调教匹配工作量倍增,尤其传统汽车和新能源汽车之间有着看不见的鸿沟不能统一生产,这些都造成极大的内耗和无用功。
“青龙”构架将运用数字化技术,为中华集团搭建统一的平台构架用来研发生产汽车。最显著的特点就是打通了传统汽车和新能源汽车之间的鸿沟,今后可以让双方达成零部件共享,一条生产线可以同时生产两种车型。不单是品牌、车型生产平台化,其中还包括了发动机模块化、底盘模块化、车机系统模块化、内饰模块化等,可以将公司资源最大程度整合利用。
预计使用“青龙”构架,研发流程将缩短20%工作时间,生产流程成本降低30%以上,全车型打通平台采购成本降低35%,整车安全和科技感提高40%,产能挖潜提升50%,智能化生产流程提升100%,乘用车和商用车、传统汽车和新能源汽车之间可以技术无缝切换。
一直以来,中国人都走在发达国家身后,以他们为师跟随发展。但这次在汽车工业上,中华集团首创了流程再造体系,可以说超越了老师,有了自己的独门秘籍。
在“青龙”构架大变革下,中华集团将掌握汽车低碳化、信息化、智能化核心技术,提升动力电池、驱动电机、高效内燃机、先进变速器、平台化底盘、轻量化材料、智能控制等核心技术的工程化和产业化能力,形成从关键零部件到整车的完整工业体系和创新体系,成为全球汽车工业数一数二的龙头。
而中华集团也践行了中国有能力从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转变,拥有足够实力跨越“中等收入陷阱”,足以在未来数十年跻身发达国家行列。
千军易得一将难求!
谁知道提出“青龙”架构足以搅动成千上万亿资金的始作俑者,当时只是一位毕业不满一年的工科博士。而他还是中国本土高等教育培养的创新人才,没有任何留洋经历。
2008年,欧嘉从浙海大学以工科博士身份毕业,当年就业形势不那么乐观,他毕业前投简历碰了好几次壁。跟金融、计算机等热门专业相比,工科博士就业要难上不少。本来打算屈就去内地一所二本大学当讲师,没想到遇到中华集团到浙海大学进行博士专场招聘,要求专长前沿研究领域,开出年薪高达20万以上。
欧嘉的博士论文方向就是有关制造业升级的研究,得出全球工业将要面临再一次升级的机遇。非常幸运,双方一拍即合,中华集团以高级技术人才储备名义将他招了进去。并且给以他足够的空间和自由,继续从事制造业升级的研究,并未将他派到一线工作团队。
中华集团为何能发展如此迅速,离不开韩皓出众的战略眼光。到了他这个层次,日常管理是次席,主要就是抓牢公司战略方向。
企业战略这个东西很务虚,并且经过诸多大小老板开口闭口“战略”个不停,被许多人视为玄学,信则灵不信也行。
但到了中华集团这个体量,十字路口走错路可是会犯下致命错误,而韩皓就把握着方向盘决定往哪个路口走。
战略决策,到了韩皓身上,就属于看得见摸得着的好东西。
在路口要做出正确的决策,光靠个人能力和运气是不可能长久,韩皓需要诸多智囊和专业数据分析资料辅助,从而找出最可能通向成功的道路。
因此,中华集团利用中国工程师红利,储备足够的人才就是必然之举,尤其是许多基础科学和前沿端研发的高端人才需求巨大。可能他们的研究中华集团一辈子都用不上,但一旦用上就是累累硕果。
以前中国可以跟在发达国家身后熟练转化应用科学,但伴随我们追赶上他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