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铤而走险
生吃得很慢,他因为中风,一只手不大灵便,慢慢往口中送饭。他说:“护商。我们为马帮提供武装保护,商人交保护费。另外我们在管区内抽取一定比例的税收。”
我停止咀嚼,说:“你们不种罂粟吗?比如贩毒,做海洛因、鸦片生意?”
丰先生显得很有准备,他稳稳地回答:“部队有时也做一些生意,比如第三军李文焕就靠做生意起家,至于他怎样做,做些什么你去问他好了。我们第五军从来不做毒品,如果有人悄悄做,那是个别人的事,不是部队行为。”
我怀疑地说:“最困难的时候,比如李国辉时代,段希文时代你们也不种罂粟,不做毒品生意吗?外面很多报刊可不是这样说的。”
丰先生放下碗筷,慢慢抬起手来抹抹嘴巴说:“外面说法很多,好像金三角人人都是毒品大王,这不是事实。其实在金三角,种罂粟很正常,甚至比种粮食还简单,因为罂粟是懒庄稼,收入高,一亩罂粟要抵十亩粮食,种粮食多辛苦,还不值钱。告诉你,我倒是亲自种过粮食,因为要吃饭,但是没有军人种罂粟。种罂粟都是山民;佤族、掸邦、傈僳族,国军坐地收税,干吗自己去种那玩艺儿?”
我心头一抖,有些茅塞顿开。我继续紧追不放说:“可不可以这样说,你们国军是靠抽毒品税养活队伍?而金三角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毒品产地,客观上与你们国军这种刺激政策有关?”
老人面有愠色,他不快地质问:“你是什么意思?告诉你,长期以来,我们协助政府维持山区治安,查禁毒品和走私活动。政府按编制发给一定补助津贴,台湾方面也不定期给予资助。我们全体官兵转为农业生产,屯垦戍边,这是世人有目共睹的事实。”
“屯垦戍边”这个熟悉名词,令我想起我曾经当知青的生产建设兵团。我说:“你们国军抽税怎样抽,护商怎样护,还有您亲自参加过护商没有?请谈谈好吗?”
丰老先生打个大大的哈欠,摆摆手说:“你刚到,先安顿休息,时间还多,以后再谈吧。”
但是我坚决地提出最后一个问题:“您认识坤沙吗?您个人认为他是怎样一个人,是十恶不赦的毒枭吗?”
丰老先生懒懒地回答:“我同张奇夫(坤沙)算老邻居吧。他坏不坏不由我说,但是我知道,他为地方上,就是掸邦老百姓做了不少好事。他本人不吸毒,掸邦革命军也不准吸毒,三次吸毒(者)枪毙。他不是第一号毒品大王,那是政府栽赃给他,比他大的毒贩有的是,都安然无恙。外人不知道内情,都让政府蒙蔽了。前年(1996年)坤沙投降,金三角毒品并没有减少,照样生产走私,不是很说明问题吗?”
我头次听到如此高论,不禁目瞪口呆。需要补充一句,鉴于金三角国民党残军多为前李弥第八军老部下,而我曾在长篇纪实文学中专章描写第八军血战松山的悲壮场景,所以我专门携带若干本国内和台湾版本的,分别赠送当地一些重要人物以及华人会馆。我的良苦用心当然不言自明,事实证明,这个明智之举为我深入金三角采访起到不可估量的铺垫作用。
3
我的目光紧随五十年前李国辉的脚步移动。
当我无数次注视历史的时候,我发现李国辉身边还有一个人,这个人不可避免地落入我的视野。我看见他年轻有为,雄心勃勃,却又面目神秘,上窜下跳,常常让你看不清楚。他行踪诡秘,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穿行于金三角历史风云之间。李国辉时代没有哪一件大事少了他的身影,他就是一度占据复兴部队参谋长高位的前情报科长钱运周。
关于这个神秘人物,我所能知道的,仅是他在八十年代突然失踪,不知去向,成为金三角无数尚未揭开的谜团中的一个。对于他的情况,包括战争年代的活动,人们缄口不言,似乎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