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二十二章 雾重庆
,可以组建一个编委会,大家可以商量工作。“茅盾知道此事生活书店和中央有所接触、安排,也就允承下来。邹韬奋和徐伯听一听,都认为这样也可以,便答应了茅盾的要求,同意把适夷召来。

    晚上,得知茅盾已到重庆的朋友郭沫若、田汉等人,都来到生活书店楼上来看望茅盾夫妇,因为茅盾刚从两个“热点”地区出来,朋友们便向茅盾打听新疆、延安的一些朋友的情况,茅盾一一向大家介绍延安、新疆的一些经历。田汉还邀请茅盾出席在11月2日召开的一个座谈会,说“沈先生借此可以和在渝的新朋友见面。”

    在生活书店楼上住了3天以后,茅盾夫妇又搬到枣子岚垭良庄。这是一栋坐落在小山坡上的小楼,茅盾夫妇搬进去之前,已有3户人家住着,一户是房东,一户是沈钧儒,还有一户是王炳南和他的德国夫人。在这个住处安顿好后,茅盾即打算把这两年来的见闻写出来,不料,忙乱的应酬,竟未能完整地写下去。后来茅盾回忆当时生活时说:“重庆的生活节奏远比延安急速,单单各种社交活动——官方的、半官方的、非官方的,以及私人的集会和会晤,便应接不暇,我常常像‘华威先生’那样写个不停,一天下来,精疲力竭。不过,这些活动多数还是重要的,或者有政治意义,我不得不去的。”

    茅盾这里说的,是实话。

    搬到枣子岚垭良庄的第二天,茅盾和夫人孔德沚就去天官府街七号参加《戏剧春秋》杂志社举行的座谈会,在那里,见到了许多新老朋友,除田汉外,还有阳翰笙、老舍、陈望道、洪深、郑伯奇、杜国库、安娥、姚蓬子、胡风等。在会上,茅盾介绍了延安开展民族形式问题的讨论的情况。紧接着,国民党军委会政治部长张治中约见茅盾,和茅盾拉家常,对茅盾母亲的去世表示哀悼,并说,“先慈是一位伟大的母亲,也是旧中国的一位了不起的女性。”使茅盾大为感动,在拉家常中,茅盾感到这位国民党大员“是个有头脑、有识见之人。”

    12月4日晚上,陶行知、范长江、吴满真、杨卫玉、沈钧儒及其三公子,沈萧文、沈志远及夫人崔云玉,阎宝航、泮朗等杜重远的一些东北同乡和好友,在一个叫“新陪都”的地方吃“小馆子”,欢迎茅盾夫妇和李公朴。在席间,茅盾回答了杜重远的这些朋友的提问,向大家介绍了杜重远在新疆的一些情况,事后有人评论茅盾当时的姿态:“他的态度的平易、诚恳,与谈话中表现出来的忠实,不假修饰,不取任何小小俏皮,始终平和、坦白、热情,与家人手足一般情致的流露。”

    之后,茅盾和邹韬奋、沈钧儒一起,为营救杜重远而奔波,亲自到周恩来同志公馆,向中共请示办法,根据周副主席的指示,茅盾亲自起草给盛世才的电文,以沈钧儒、邹韬奋、郭沫若、沈志远、沈雁冰等人名义发出去,委婉而又严正地表明态度,并要求引渡杜重远,结果仍遭盛世才的拒绝。

    后来,茅盾又参加一个记者招待会,专门和外国进步记者座谈,介绍了杜重远被捕、赵丹他们被捕的一些背景。

    茅盾还经常参加文化工作委员会,全国文艺家抗敌协会或中苏文化协会组织的各种集会、讲演。因此,繁忙的社交活动,原先打算写见闻的计划,只开个头,写了《旅途见闻》、之后,就搁浅了。而在繁忙之中,茅盾还要操心《文艺阵地》,徐伯听告诉茅盾,楼适夷不能来重庆了,但“审查证”已拿来。于是,茅盾又把编委会拉起来,聘了7个人,有叶以群、沙汀、宋之的、章泯、曹靖华、欧阳山等。具体由叶以群负责《文艺阵地》的复刊。叶以群是茅盾在重庆时与周恩来联系的一个联络员。

    党有什么指示,有什么活动,需要茅盾了解或参加,就由以群来向茅盾传达。

    茅盾和叶以群的这种关系,一直持续到1948年底,两人也因此建立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茅盾传简介 >茅盾传目录 > 第二十二章 雾重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