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缕曲
场醉。
从来壶中岁月,梦里功名。但男儿身,总被功名累。贪一世英名,追权贵烟云。面对名利,真正能做到quot;大笑拂衣去quot;的洁净人古往今来又有几个?
身在富贵而不自矜,悬崖撒手的彻悟,或是看穿浮名后的抽身而去。这样的男儿是人海里的出水莲花。
金缕曲亡妇忌日有感
此恨何时已。滴空阶、寒更雨歇,葬花天气。三载悠悠魂梦杳,是梦久应醒矣。料也觉、人间无味。不及夜台尘土隔,冷清清、一片埋愁地。钗钿约,竟抛弃。
重泉若有双鱼寄。好知他、年来苦乐,与谁相倚。我自中宵成转侧,忍听湘弦重理。待结个、他生知已。还怕两人俱薄命,再缘悭、剩月零风里。清泪尽,纸灰起。
【清泪尽】
战国时,宋人庄周的妻子死了,惠施去吊平静丧,见他正在敲着缶(古人用瓦盆为乐器)而歌。惠施问他:你妻死不哭也还罢了,又唱起歌来,岂不是太过份了?他道:我妻刚死的时候我也不免伤感,后来想:人本来无生、无形,由无到有,又由有到无,也不过是像四季循环似的自然变化,又何必悲伤呢?(见《庄子·至乐》)
庄子可谓千古的达观超然第一人,庄生迷蝶,他的思维原本就不是一般人可以附和的。妻子死了他击缶而歌,不是不悲,而是从大悲中超拔出来,体悦到生死相映的道理。人立在天地中央看见世像的两面。然而更多人是不可解,解不开心念。遗憾丛生,耗尽终生穿越不了死亡铺成的长长隧道。
容若悼亡名篇,还有什么可说的呢?历代悼亡诗看尽,多属嘴上便宜。quot;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quot;是卖弄;quot;洛妃偶值无人见,相送袜尘微步quot;是轻薄,quot;谁复挑灯夜补衣quot;的贺铸缺的仿佛只是女仆;即使是写下quot;十年生死两茫茫quot;的东坡,夜半醒来,还有个朝云随时在侧,慰一句quot;天涯何处无芳草quot;。对比苏子的quot;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quot;,容若的quot;好知他,年来喜乐,与谁相倚quot;,前者怜的是己,后者念的是她,情之深浅跃然纸上。
词起得突兀:quot;此恨何时已?quot;此乃化用李之仪词quot;此水几时休,此恨何时已quot;成句,劈头一个反问,道出容若心中对卢氏之死深切绵长、无穷无尽的哀思。自卢氏死后,他对她的思念一直没有停止。容若既恨新婚三年竟成永诀,欢乐不终而哀思无限;又恨人天悬隔,相见无由,值此亡妇忌日,这种愁恨更有增无已。人生常恨如水,唐李之仪里就问quot;几时此水休?此恨何时已。quot;那尚是在quot;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日日思君不见君,共饮长江水。quot;的情况下,虽然生离,有长江水维系,到底还有见面的可能,心有慰藉。而死别,是遽然断裂的山崖,罅隙巨大,回身无路。
据1977年出土的《皇清纳腊(兰)卢氏墓志铭》:quot;卢氏年十八妇……康熙十六年(1677)五月卒,春秋二十有一,生一子海亮。容若词中有quot;三载悠悠魂梦杳quot;之语,故知此词写于康熙十九年(1680)农历五月五月三十日。
卢氏卒于农历五月五月三十日。此时已是夏天,争奇斗艳的百花已大都凋谢,故称quot;葬花天气quot;。容若不谓quot;落花quot;,而称quot;葬花quot;,quot;葬quot;与quot;落quot;平仄相同,自非韵律所限。是因人死方谓quot;葬quot;,用quot;葬quot;字则更切合卢氏之死。容若更怜亡妻之死如花零落。
妻死整整三年,仿佛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