卞小宇说:卞银薿是我姐(1)
宇有了另外的幼儿园,爷爷奶奶的“幼儿园”在他两岁后是不再去了。爷爷奶奶那儿也是家族人聚合感情的平台,卞小宇没有在那“台”上,他是不会与家族的谁留下感情积淀的。而在学龄前,正是他打记忆基础的关键时刻。对家族中每个人的记忆,在他的脑子中是遥远朦胧的;家族的人,想起他来也是有种似有似无的感觉。
卞金国毕业后分配到了自动化研究院,裘丽毕业留校做了老师。他们夫妻成了名副其实的知识分子。加上外公外婆又是大学毕业的,卞小宇就是名副其实知识分子家庭出来的孩子了。做了知识分子的卞金国和裘丽,越来越依恋自己这边带有知识氛围的家庭生活和他们的事业,他们保守自己的状态,远离庸常的世态,与外人他们没有来往的兴趣,与卞家的人,更少了融合的闲情。他们是比以前还要更少地与亲戚走动了。仿佛他们是生活在外地或外界。卞金国的父母及兄弟们,对他们的“习惯”早就习惯了。习惯也是无形的隔阂;隔阂叫他们之间没有亲人的随便,倒像客人般的客气。
卞小宇的外婆是搞教育的,她觉得早教育能够更大地开发孩子的智商,便主张卞小宇六岁去上学。那时上学的年龄规定为八岁,为了早上学,外公托人,就把卞小宇的年龄改大了两岁。1980年9月,差两个月六岁的卞小宇上了小学一年级。在班里,他的实际年龄最小,但样子却是和同学看着差不多大。这主要是身高给平衡的,他的身高不仅不低于班里的一般同学,还是在高个儿队伍中的。这和父亲卞金国小时候在班里年龄最大,而身高却是最低,正好是相反的。这个结果,令卞金国很有成就感,觉得自己当年为后代考虑而坚定不懈地追求高个儿而美丽的裘丽,是多么的英明。
卞小宇不仅个头长得高,而且五官长得好,像父像母的地方都有。卞金国和裘丽长得都好,孩子漂亮是自然之中的。在卞小宇上初中二年级的时候,堂姐卞银薿一夜之间成了家喻户晓的明星,见过卞小宇的单位同事就向卞金国和裘丽说:儿子长得那么好,将来也去做演员吧。不论人家是玩笑或认真,卞金国和裘丽则呈现出认真反对的姿态,他们不觉得演员有什么,甚至是看不起演员的。演员职业在他们的眼中,只是一种表面的浮华,缺少文化和内涵;并且,觉得那既然是一个名利场,竞争强烈残酷,人便会不择手段,人在那种氛围中,容易扭曲品格。还有,演艺圈离婚现象居多,说明了他们私人生活态度的随意,这是给大众的印象,也是给他们的印象。他们看重的人生,除了要有知识,要有能力,还要生活态度严谨。在对待做演员的问题上,这样的观点早就存在了。早在1977年,卞银薿被招进话剧团成了演员后,他们就和卞家的其他人态度不同。他们觉得家族人上下的欢欣完全是一种平民的短见和虚荣,他们为此还找了借口,没有去参加那个“庆贺餐”。
堂姐卞银薿是演员,在卞小宇的脑海中那只是模糊的存在。他知道这点,不是父母告诉的,是他五岁的时候,为庆祝爷爷七十大寿,全家族的人设了“大聚餐”,这种庆祝,父母不去是说不过去的,他自然也就跟着去了。吃饭中,大家话题说到堂姐的演出,他才知道是哪个堂姐做了演员。“演员”职业特殊,他感到新奇,就对人记得有些牢,不像对其他的几个也上班了的堂姐,他都分不清谁是谁,更搞不清她们的职业了。堂姐卞银薿的样子也十分好记,她是很好看的。在小孩子卞小宇的眼中,堂姐好看的程度是像“仙女”的。从那时起,他的心里就对卞银薿堂姐印象深刻起来。卞小宇性格像父母,偏于内向,表面上他没动声色,概念是深藏在内心了。但是,一年中,他最多能见到一两次堂姐的面,感情是淡漠的。
自小有家庭教育的底蕴和自身的聪明,小学以来,卞小宇都是全年级的尖子生。初中时,他就考进了重点中学师大附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