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七章 中书省中议庆州
都没几个能够超过陈升之和曾公亮相比的。
而且曾公亮还委婉地提醒王安石,一切要等人查验一番,不必着急处死李信和刘甫。
王安石明白曾公亮的意思,不过还是点了点头。
而在苏大学士的府上,苏妹兴冲冲地从仆人手中接过沈耘的书信,带着几分期待和欣喜拆开。她第一眼便看到沈耘给她的几个对联的答案,忍不住开始品评起来。发现沈耘虽然鲜有妙对,但是每一个都是用了心的。
看完这些之后,苏妹便看到了沈耘诉自己到任之后的事情。
当她看到沈耘将横行乡里的邝家绳之以法,压根没有半点对邝家的怜悯,反而忍不住了一句该杀。即便是看到沈耘跟李圭复斗法,都没有觉得有什么事情。毕竟苏轼当初也经历过这样的事情,她如今还历历在目呢。
只是,当苏妹看到沈耘设计烧杀西夏五千人,并且向上禀告这是意使然的时候。苏妹心里顿时慢了几拍。她的内心忽然升起了对沈耘的恐惧,只是强忍着这样的恐惧,继续往下看,却发现了沈耘深深的悲叹。
苏妹想了想,到底还是决定将书信送到自己哥哥手上,让他也看一看。
苏轼今日跟好友一道出门游玩,到了晚间才回来。好在今日并未饮酒,所以苏妹看到的,还是一个耳聪目明的大哥。见妹很是反常地坐在前厅等候自己,苏轼想要调侃几句。只是走的近了,忽然发现苏妹蹙着眉头。
这可了不得。
苏轼想来疼爱这个妹妹,哪里容得她受委屈。走过来坐在苏妹身边,径直问道:“妹,这是怎么了,一幅愁眉不展的样子?”
苏妹并未回答,而是将沈耘的书信递到苏轼手上。
只是一看字迹,苏轼便知道这是沈耘的手笔,心里还嘀咕这是怎么了呢。展开信一看,登时被沈耘的几幅对联给逗乐了:“妹,你莫不是觉得沈耘写的这几幅对联在应付你,所以闷闷不乐吧?实话告诉你,便是我也对的不好,你又何必为难他。”
对于自己的才学,苏轼还是很有自信的。
然而,让苏轼失望了,苏妹摇摇头,开口话,居然声音也有些嘶哑:“大哥,你且看最后那两页。”
“妹,你这是怎么了?”苏轼惊讶于苏妹的嗓子,但见苏妹满脸坚决,便立刻翻出最后两页来,一字一句地读起来。这下苏轼可是吓坏了。他完全没有想到,沈耘居然会有这么大的手笔。一句灭杀五千人啊,大宋这几年和西夏的规模战争杀死的西夏人,也就在这个数目上翻两番吧。
苏轼虽然是个豪爽的人,可是依旧读出了沈耘字里行间的那种复杂的情绪。
放下书信,苏轼叹了口气:”原来,妹你是因为这个才闷闷不乐的啊。“
“大哥,我一想到自己属意之人,居然是个杀人盈野的人,我这心里,就不寒而栗。”苏妹垂泪。其实到底,她现在还是有些犹豫不决。之所以将书信交给苏轼看,正是想要征求自己大哥的意见。
摇了摇头,苏轼很是严肃地盯着苏妹:“妹,你可知道,这么多年,在这大顺城里,死去了多少知县么?”
苏妹自然不知,但见苏轼伸出了一个巴掌,屈下的仅有一指:“四个。自李元昊至今,已经有四个知县死在了西夏人的兵锋中。他们全都是被西夏山讹围城,最终城破殉难的。如果沈耘不杀了这五千人,那么死的,就是他和大顺城里的军民。”
“那也是数千人。”
苏轼作了总结:“当年首次与西夏和谈,我朝要让西夏放还先前掳掠的大宋子民。你可知道,有多少女子,在进了大宋的地界,立刻咬舌自尽。当年负责交接的,正是如今的枢密副使冯京。”
“此公目睹此等惨状,回来后整整哭了三日,这才上朝禀奏。那时当真字字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