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落网
这次负责春闱的主考官,正是保和殿大学士、同时身兼吏部尚书的张廷玉。为官清廉与否尚不可知,只是为人谨小慎微,一贯谨守“万言万当,不如一默”的处世态度。曾深受先皇器重,为官至今已历两朝而不倒,当今圣上甚以为其“器量纯全,抒诚供职”,赞其是大臣中最得力者。
享有如此赞誉的重臣,被引以为肱骨,全权负责此次贡院的会试。然而出了这么大的事端,不禁急得心火上冲,不久就病倒了。在他卧榻之前,却是查到在京城中有一处甚是隐秘的地点,专门买卖殿试的考题,其神通广大让人震惊。
按照朝中规矩,举人通过会试后,可以当作候补官员,已经有资格做官。但每年闲置下来的官职空缺却极为有限,因此举人为官少之又少。僧多粥少,大多数考生都盼望最后能顺利进入殿试,成为天子门生、钦定的进士,就可名正言顺地做官了。那些凭借徇私舞弊进京赴试的人,倘若不想竹篮打水,只能通过疏通关系或是买卖考题,也许还能有一个进入殿试的机会。
东城考生驿馆里面,考生们四散在各处温习功课。驿馆里的管事奴才走进来,先是四处打量了一眼,看到其中穿着光鲜名贵的、桌上伙食好的,就递上一份帖子,点头哈腰,极尽讨好之能事。
这一日,赵福东拿着厚厚一摞名帖进来,扫视了一圈,却是无甚收获。其实真正出身好、底子厚的举人都悉数住到客栈去了——上等房,单独的居室,清净不受打扰。又或是在京城包下一个院落,独门独院,更是显出家世不凡。能住到驿馆里的,大多没什么家世可言,只不过是大浪淘沙,淘到一个是一个。赵福东闲闲地扫过去,却是在一张小圆桌前顿住了。
桌前坐着两个人,一个颇显年轻,一个则是面容俊朗,两人坐在一起,正捧着书摇头晃脑地背着。膳食倒没甚分别,身上穿的可就不一般了,要是他的眼不拙,该是锦绣斋里面的缎料,十两金子一匹,比宫缎还值钱,那一白一玄两色缎面,在阳光下闪烁如金银。
“这是什么东西,恁地不入口了。有没有人?给小爷上一盘香酥鸭、梨花酿团子、四喜羹,再来两壶上好的女儿红!”叫声是从那个年轻考生的嘴里喊出来的,他当这儿是酒楼,倒是点起酒菜来了。这不禁引起其他温习书本考生的反感,都皱起眉,纷纷投来不满的目光。可那年轻的少爷却浑然不觉般又敲了敲桌案,大声道:“人呢?人都死光了!”
这时,负责算账的小厮跑过来,一脸的不耐烦,鼻子不是鼻子、脸不是脸地道:“干什么干什么?要想吃什么鸭,上何福楼买去,这儿不伺候!”
他刚说完,就被飞来的一个物件砸在了头上。“哎呦”一声捂着脸,小厮刚想破口大骂,定睛一看,掉在地上的却是一个闪闪发光的东西,一下就怔住了——金子,他竟然被一枚金元宝给砸中了!
“你这儿的膳食实在太差,我和我四哥都不喜欢,赶紧换了,做不出来就去买!”那年轻的考生又从绣袋里掏出一枚金元宝,看也不看就啪的一声放在桌上。旁边的男子在这时抬眸看了一眼,却是因为那句话,眼神微微波动了一下。
小厮已经变了另一副面孔,心花怒放地捂着额头将那金元宝捡起来,而后满脸讨好地道:“是、是、是,小的这就去办。二位爷稍等,稍等!”说罢,一溜烟儿跑出去备菜了。
却说赵福东在一侧冷眼旁观着,见这架势,还能不赶紧走过去。到了近前,抽出一张名帖放在桌案上,“这两位少爷,打扰一下。我们家老爷是京城屈指可数的私塾先生,假如拿着这个帖子让他给你们二位辅导一下,高中的机会必然比别人要多好多啊。”
莲心拿起那名帖看了一眼,上面只写了“前程似锦”四个字,“说是私塾先生,可你这上面连地址都没有,我们怎么去?”